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我国湿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我国湿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湿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我国湿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湿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AbstractThe status of China’s e problems in exis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 countermeasur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stetus;problems;strategies      湿地农业指在天然湿地基础上改造成以稻田、苇塘、鱼塘、小型水库为主体的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人工农业复合生态系统。全国60%以上的粮食、 经济 作物产品和畜产品以及80%以上的淡水鱼和蚕茧是由湿地农业生态系统生产的。湿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开发利用和湿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建设,在我国当前和未来的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   1我国湿地农业概况   湿地农业资源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水稻、许多农产品尤其是水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为农业生产提供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项生态服务功能。由于我国绝大部分湿地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优越 自然 条件,几千年来,湿地一直是我国农业开发的重点地区。直至近几十年来,湿地仍是我国农业开发的主要对象。   农业生产与湿地资源保护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关系。湿地保护是为了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而农业生产基本出发点则是满足人们的食物需求。 历史 上,日益膨胀的人口曾经促使许多重要的湿地保护区被开发为农田。我国的湿地农业区域包括长江中游的两湖平原、长江下游的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多为我国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农业相对发达[2-3]。从全国总体情况来看,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对湿地资源依赖程度的提高,湿地农业生态系统因围垦、污染、泥沙淤积及过度开发利用受到严重的破坏。据统计,近40多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累计丧失滨海滩涂湿地面积约119万hm2,全国围垦湖泊面积超过130万hm2,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江汉平原湖泊总面积减少43.67%,洞庭湖和鄱阳湖分别被围垦17万hm2和8万hm2,全国稻田面积由1976年的3 697万hm2减少至2007年的2 923万hm2,30年净减少774万hm2,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由于快速的 工业 化和城市化占用了大量的稻田。对湿地的不合理垦荒和利用破坏了湿地农业的正常投入产出平衡,阻碍了湿地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湿地地区大多是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并没有发挥湿地的最大经济效益,反而给湿地造成了很大环境压力和破坏。   2我国湿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2.1湿地农业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生态环境变化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偏重对湿地开发利用而轻视保护,对湿地及其生物资源主要看重它们的可利用价值而忽视它们的生态系统功能价值,对湿地生态环境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致使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一是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如围滩造田、湿地排水转为农业用地等,已使湿地面积大大缩减,最常见的是湖泊面积的减少;二是生物多样性遭受威胁乃至丧失,由于湿地的大面积开发导致了湿地生境的破坏和破碎,使得越来越多的物种,特别是珍稀物种因失去生存空间而濒危甚至灭绝,进而弱化了生物多样性;三是土壤肥力下降、质量退化,由于多年垦荒、烧荒、掠夺式经营等活动,湿地土壤物理性状变差,肥力下降,质量退化;四是湿地生态功能下降,湿地对气候,特别是对湿地分布区域的大气温度、太阳辐射、降水以及湿度等均有着十分显著的调节作用,大面积的湿地资源开发,使湿地下垫因素发生改变,削弱了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能力,从而削弱了其对气候的调节作用;五是农业污染加剧,大范围使用化肥、农药及工农业废水排放造成化学污染严重,防污和治理措施未能及时跟上,致使湿地地表水质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2.2湿地农业基础研究欠缺   湿地农业的基础性研究缺乏,对湿地农业结构、功能、渍涝 规律 、价值和作用等方面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对湿地农业认识不完全、不深入,社会重视程度不够,且 科学 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湿地及农业湿地缺乏完整的科学理论,对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尚未能全面科学地进行规划与论证;二是对湿地的保护与利用缺乏管理机构与法制规范,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湿地生态环境监测 网络 还未建立等;三是湿地农业关键技术研究缺乏,湿地农业的合理利用技术、退化湿地生态恢复、湿地污染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湿地监测与信息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的缺乏,使得我国湿地农业的发展处于徘徊状况。多数地区处于传统的粗放式经营,注重高产,忽略优质安全与高效,注重利用而忽略整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