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有效渗透..doc
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有效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有效渗透 据心理学家分析,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问题,在生活的不同阶段面临着不同的心理压力。据权威的资料显示,我国约有1600万人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每年有超过20万人自杀,仅2003年一年从南京长江大桥上跳江的就达83人。而更令人担心的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结构、教养方式的改变,竞争压力的增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这导致儿童的心理问题有明显的逐年增加的趋势。据全国22个城市的调查发现,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达13%。另据某地区对当地5000名4—6岁的幼儿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9.7%的幼儿有不良行为,14%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8.9%的幼儿忧虑、紧张。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我国的社会问题,也已引起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代表的高度重视。“幼儿时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黄金时期”,关注和研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工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试图就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有效渗透进行论述。
一、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著名的意大利教育家玛丽亚i蒙台梭利经过长期对儿童的观察与研究,曾做出如下论断: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在生命的头六年里,儿童具有下意识的感受吸收能力,是形成健康的独立意识的关键时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习得的是与成人直接接触中感受最为真切、最为深刻的社会性行为。在这一时期,如果成人能积极鼓励儿童的独创性和想象力,就有助于培养其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的目的的勇气。反之,儿童就会缺乏自信心,产生内疚感。在这里“健康”一词不单单指生理正常无病痛,还包括更为重要的心理健康。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特别是年轻的父母,他们往往比较注重幼儿的营养和身体健康,但由于本身的工作压力或者自身就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他们往往容易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的家长虽然可能注意到自己孩子的一些心理问题,却由于在这方面没有受过比较专业的教育不能及时的以正确的方法进行缓解和纠正。因此,幼儿园教师有必要就幼儿心理健康这一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这里所说的研究不仅仅是理论上的研究,更为重要的是将理论和日常教育的经验结合起来,探索出一套切实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从小建立一个健康的心态,茁壮成长。从社会职业的角度讲,维护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园
教师的一项重要的社会义务。
说到健康的心理,不外乎有以下几种特征:①活泼开朗,积极参与活动;②愿意与同伴交往,富有同情心;③做事自信,勇敢而有坚持性;④诚实正直,有错肯改。实践证明,规范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不仅有利于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有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相反则有可能给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使孩子向着不正确的方向发展。请看下面两个实录镜头。
镜头之一:在某幼儿园里,小朋友们正在进行晨间活动。一个小朋友高高兴兴地跑到“建筑角”准备拿积木拼搭,一不小心,一筐积木全倒翻在地上。老师生气地大声说:“你怎么回事?!光会调皮捣蛋,真讨厌!快把积木捡起来!”这个孩子呆呆地望着老师,等老师视线转移时,他悄悄地走到活动室一角的桌边……
镜头之二:一个小女孩走出活动室,恰好一个小男孩往里跑,小男孩把小女孩撞倒在地上,小女孩忍不住大哭起来。老师忙跑过来,对小女孩说:“哎呀,他不小心撞到你了。”接着老师转向小男孩问:“怎么办呢?”小男孩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此时小女孩想哭又忍住了。老师对小女孩说:“脸被泪水弄脏了,来,老师用手帕替你擦擦。”老师帮小女孩擦干净脸,整理好衣服后,说:“让老师看看,哟!真漂亮。”小女孩笑了。
从以上实录的两个片断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两个幼儿在遇到意外情况以后的心境是完全不同的:一个受到责备惊慌失措,一个得到安慰破涕为笑。可想而知,这两个幼儿接下去的情景:一个处于惊恐状态之中,而另一个则能以一种愉快的情绪投入新的活动。两位教师不同的教育方式产生了正反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可见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所起的作用是相当关键的。
为了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幼儿园
教师必须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首先,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千万不要把个人的不良情绪带进幼儿园。同时,教师要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甚至是一贯认为正确的做法都应该作深刻的反思,极力避免不经意中使幼儿稚嫩的心灵受到创伤。
二、教师对幼儿的关爱是滋养幼儿健康心理的最好营养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小孩的体力和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否则创造力就会被削弱,甚而至于夭折。”(《创造的儿童教育》,1944年12月)这里所说“营养”,尤其是“心理需要适当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工会努力夯实工会组织基础.doc
- 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促进中央企业的改革发展.doc
- 建设原型黄河完善的测验体系.doc
- 建设和衷共济的和谐社会.doc
- 建设和谐文化要处理好六个关系.doc
- 建设家园互动式学习化绿色社区.doc
- 建设工程阴阳合同问题研究.doc
- 建设模型黄河工程.doc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大新亮点.doc
- 建设蓝色粮仓的策略选择与保障措施.doc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