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导学案-新人教版
13、苏州园林
学习目标:
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揣摩语言,体会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3.了解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学习过程:
前置作业
1.查阅资料,了解叶圣陶:
2.积累词语。
(1)辨明字音:
轩榭( ) 池沼( ) 邱壑( ) 模( )样 重峦叠嶂( ) 相间( ) 嶙峋( ) 庸俗( ) 镂( )空 蔷薇( )
(2)辨明词义,并造句
鉴赏: 因地制宜:
斟酌: 重峦叠嶂:
造句:
3.朗读课文,请用下面的句式概括读后的感受。
文章是从_______角度,抓住______________的特点条分缕析地介绍苏州园林的。
课堂探究
4、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5.把握作者的说明顺序。用自己的话介绍作者的说明顺序。
6、以第4段为例,探究局部说明顺序。
7.概括第6段的说明要点。
8.文章第6段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艺术效果是如何形成的?
9.文章第6段中园林内装镜子,请用物理学知识对这一设计依据的原理及产生的效果作简要说明。
10.分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
11.运用从本文学到的知识分析《中国石拱桥》《桥之美》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1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后半句能否改为“谁就不该错过苏州园林”?)
(3)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
(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5)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去掉“往往”好不好?)
(6)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罗,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当堂检测
江苏扬州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盖取东坡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瘦,无竹使人俗。”以示主人不俗。又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稍前又有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阴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面前,这就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飘香,苍翠生凉。
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楼,循楼而去,“秋从夏雨声中入”,长廊尽头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见古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挂,石桥俨然,气象果然不同一般。设若晴天薄暮时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红如染,“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
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亭”,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景”。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南面有一堵白围墙,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
(1)解释下面短语中加粗的词。
①石笋参差
②石桥俨然
(2)扬州“个园”得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最能概括个园特点的一句话是
A.江苏扬州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
B.园中遍植翠竹,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
C.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D.个园四季的景色各具特点。
(4)本文介绍个园,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写的,表明这一顺序的词语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可以看出个园的建造所追求的是春之________、夏之________________、秋之___________、冬之________________。(各填一字)
(6)本文的结构形式是( )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D.并列
(7)说明语言有平实和生动之分。本文多用________________的语言来说明。试以“个园春景”一段为例谈谈其语言运用的妙处。
答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4.1.2-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人教版.ppt
-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2框-古代印度练习-人教版.doc
-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4.3.3-南宋与金的和战课件-人教版.ppt
-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影响复习课件-人教版.ppt
-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概述秦始皇、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主要措施复习课件-人教版.ppt
-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概括“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表现,分析它们出现的原因复习课件-人教版.ppt
-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课件-新人教版.ppt
-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2框-古代印度课件-人教版.ppt
-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第一框-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课件-人教版.ppt
-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第七框-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课件-人教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宫博物院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说“屏”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生物入侵者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落日的幻觉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桃花源记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模拟旅游》课件-语文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