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年统计继续教育考试教学内容热点统计指标
国内(地区)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正确解读GDP的含义,要准确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概念和内容:
GDP核算遵循“在地原则”,是指不论生产者隶属哪个国家(地区),只要在本国(地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生产成果都计入本国(地区)生产总值。例如,美国公司驻中国子公司的生产成果计入中国生产总值,而中国公司驻美国子公司的生产成果则计入美国生产总值。
GDP的生产者是“常住单位”,指在一国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既包括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也包括居民个人。需要满足的条件:在一国的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活动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经济活动超过一定时期(一般以一年为标准)。在中国的外企属于中国的常住单位,但各国的驻华使馆,不在中国的经济领土范围内,所以不属于中国的常住单位。
GDP以价值形式表示,各种产品与服务千差万别,无法直接相加,只有使用货币价值形式才能统一量化。GDP使用货币价值形式量化的原则:经由货币交易的货物和服务按照市场价格估价,未经市场交易的货物和服务可以参考相同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格或者按照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来估价。
GDP核算的是“最终的”产品和服务,生产活动的成果分为中间产品(指为了再加工或者转卖用于供别种产品生产使用的物品和劳资,如原材料、燃料等)和最终产品(指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在同期内不再加工、可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
GDP核算方法的积极作用
GDP概念的产生,是二十世纪西方经济大萧条时期对信息巨大需求的结果。面对当时的困境,美国总统及其顾问们由于缺乏对经济运行全貌的认识而不知所措,只知道铁路运输量下降,钢铁产量下降,几百万人失业,但对经济的整体情况却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各部门对经济状态的描述也是“盲人摸象”。
为此,美国商务部委托哈佛大学经济统计学家库兹涅茨组建小组,就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其最早成果是于1937年提出的一套账户体系,即经过不断发展完善,目前已成为大多数国家制定本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要标准的SNA账户体系,而GDP则是SNA中的核心指标。
有了GDP这个指标,人们对整体社会经济运行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像人们经常赞美的那样:“正如太空中的人造卫星能够探测地球各大洲的天气一样,GDP能够给你一副关于经济运行状态的整体图画。”
因此,GDP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最为广泛、各国政府最为关注的统计指标,也是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一些重要国际机构,确定有关义务、权利及利益分配的重要依据。
我国将GDP作为衡量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指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与为计划经济服务的MPS体系中的社会总产值指标相比,GDP的积极作用是其它指标无法代替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在指标范围上,GDP包括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全部三次产业的生产活动,克服了社会总产值仅计算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活动,无法反映社会经济运行全貌的缺陷。
在计算方法上,GDP把转移价值和新创造的价值区分开来,克服了社会总产值(等于物质消耗加上净产值)把转移价值和新增价值混为一谈,看不出效益、成本和技术进步状况的缺陷。
GDP及其分类数据,能够提供各产业部门经济运行状况的系统而详细的数据,从而为各级政府制定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财政、金融、产业、收入分配及对外经济政策等提供重要依据。
以GDP为核心所建立起来的生产核算,更注重于各部门之间的衔接和总体平衡状况,能够比较完整、系统地描述社会再生产和国民经济的逻辑结构和运行轨迹,从而更有效地保证了国家宏观决策和宏观管理的科学性。
通过引入和普及以GDP为核心指标的核算体系,使我国政府统计工作与在国际统计接轨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从而能更好地服务于与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初步核算,2011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712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20592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203260亿元,增长8.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1%。
GDP指标的局限性:
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
GDP实际上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投入所创造的价值总量,而不论这种投入的新增效益。因此,一些被动的、恢复性投入都作为正值算进了GDP。
比如,面对日益增多的社会犯罪问题,国家和政府就要不断加大对司法、监狱等系统的投入,GDP会随之增加;某些产品的生产会排放有害物质,GDP不仅会随着产品产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且对环境污染进行的一些补救性治理投入也被计算了进去;对地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