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业10项-09抗震加固第2部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 09 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 第二部分 9.6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拆除技术 预应力砼结构在建设成以后一般不做改造,但近年来,由于建筑物用途的改变而需要对已建成或正在施工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进行改造的工程常出现。由于原结构的预应力筋已经张拉完毕,存在有较高的预应力,切断预应力筋会对预应力砼结构的挠度、裂缝等产生较大影响,同时考虑施工过程中安全要求,具有一定施工难度。 9.6.1 基本概念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拆除是指将已张拉完、端头处理完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板中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切断,然后再进行梁、板混凝土的拆除。 其技术内容主要包括卸荷架搭设、确定预应力钢筋的位置、人工剔凿找出预应力钢筋、对预应力钢筋进行临时固定并放张卸锚、在指定范围进行砼切除、预应力筋重新张拉、封头。 9.6.2 工艺流程 搭设卸荷架→探测确定预应力筋位置→剔凿除砼找预应力筋→放张卸锚→混凝土切除→预应力筋端部加固处理(浇混凝土及附加钢筋)→预应力筋重新张拉→封头 9.6.3 预应力筋切断方法 先将需要拆除构件的每根预应力钢筋所在位置上剔凿三个洞口,其中第一洞口1和第三洞口3位置在拟拆除的构件的边缘,中间洞口2位置在拟拆除的构件中间。第一洞口1、第三洞口3剔凿完成后,第一洞口1、第三洞口3处的预应力筋用临时固定锚具固定住,在中间洞口2处采用热熔法将预应力筋切断。 9.6.4 梁中预应力筋处理方法 在梁中的预应力钢筋为集团束方式布置的,每梁中布有多根预应力筋在原结构混凝土中,在梁端位置,该预应力钢筋集团束都位于梁的中上端。由于预应力重新张拉需要将预应力钢筋分散开处理,所以这就需要在混凝土拆除完毕后重新浇注一部分混凝土安放承压板,并配置一定数量的附加钢筋,以承担预应力钢筋局部承压的作用。此部分混凝土强度达到85%以后,就可以对预应力钢筋再次张拉,张拉控制应力按照原结构的要求进行。加上锚具尺寸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第一次浇注的混凝土至少需要300mm,其余部分混凝土第二次浇注或分若干次浇注混凝土。 9.7 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9.7.1 深基坑定义 9.7.2 深基坑施工监测原理 通过在工程支护(围护)结构上布设凸球面的钢制测钉作为位移监测点,使用全站仪定期对各点进行监测,根据变形值判定是否采取何种措施,消除影响,避免进一步并变形发生危险。 监测方法可分为基准线法和坐标法 9.7.3 主要依据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工程测量规范50026-2007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9.7.4 深基坑主要监测项目 水平位移观测---全站仪 沉降观测---精密水准仪 深层位移(测斜)---滑动式智能测斜仪 应力观测---电阻应变计 地下水位观测—电阻水位计 9.7.5 监测点布置 在施工现场沉降影响范围之外,布设3个基准点 ,且应设在影响范围以外。 坡顶水平位移监测点,要求间隔15~25m布设一个监测点,利用高程监测的方法对围护结构墙顶进行沉降监测。 基坑围护结构沿垂直方向水平位移的监测:用测斜仪由下至上测量预先埋设在墙体内测斜管的变形情况,以了解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基坑支护结构在各个深度上的水平位移情况,用以了解、推算围护体变形。 临近建筑物沉降监测:利用高程监测的方法来了解临近建筑物的沉降,从而了解其是否发生会引起不均匀沉降。 9.7.6 监控报警值 (1)变形报警值 按一级安全等级考虑,最大水平位移≤0.14%H。 按二级安全等级考虑,最大水平位移≤0.3%H。 (2)地面沉降量报警值 按一级安全等级考虑,最大沉降量≤0.1%H 按二级安全等级考虑,最大沉降量≤0.2%H。 (3)监测报警指标 一般以总变化量和变化速率两个量控制,累计变化量的报警指标一般不宜超过设计限值。若有监测项目的数据超过报警指标,应从累计变化量与日变量两方面考虑。 9.7.7 监测结果报告内容 基坑开挖监测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提交阶段性监测结果报告,工程结束时应提交完整的监测报告。 1)工程概况 2)监测项目和各测点的平面和立面布置图 3)采用仪器设备和监测方法 4)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和监测结果过程曲线 5)监测结果分析 9.7.8 土钉墙深基坑支护监测方案 9.7.8.1 监测目的 在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通过对边坡稳定性的监测,获取边坡纵、横向位移变化信息,对边坡稳定性作出预测及预报,同时以所获信息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及施工技术参数,为工程信息化设计、施工提供依据,确保边坡稳定性及施工安全。 9.7.8.2 监测要求 通过对边坡设置水平、垂直位移测点;对周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工程建设法规2 工程报建及相关法规.ppt
- 工程研究方法论20121130.ppt
- 岳麓版高一历史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ppt
- 师说2015-2016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必修一module 6the internet and telecommunications6.3.ppt
- 师说2015-2016高中生物 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 岱庄膏体充填试验(201303郑州).ppt
- 师说2017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课时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师说2017届高考英语一轮复习 module1 4 a social survey-my neighbourhood课件 外研版必修1.ppt
- 师说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 3.1.1 天然气的利用 甲烷课件 苏教版必修2.ppt
- 平衡计分卡与经济增加值比较与应用.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