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icro-CT技术
Micro-CT 原理及应用
1、Micro-CT简介
Micro-CT(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也称为显微CT、微焦点CT或者微型CT。它是采用了与普通临床CT不同的微焦点X线球管,对活体小动物或多种硬组织和相关软组织进行扫描成像分析的技术,它的分辨率高达几微米,仅次于同步加速X线成像设备水平,具有良好的“显微”作用,扫描层厚可达10μm。是一种非破坏性的3D成像技术,可以在不破坏样本的情况下清楚了解样本的内部显微结构。它与普通临床的CT最大的差别在于分辨率极高,可以达到微米(μm)级别,目前国内一家自主研发Micro-CT的公司已经将分辨率提高到0.5μm,具有良好的“显微”作用。Micro-CT可用于医学、药学、生物、考古、材料、电子、地质学等领域的研究。
通过Micro-CT技术,可以动态分析活体动物内相关组织的形态特征,并在对样本扫描的基础上,进行组织三维重建、骨形态学分析等,同时可通过软件进行3D图像高级处理、力学分析等相关分析。
2、Micro-C成像原理
Micro-CT成像原理是采用微焦点X线球管对小动物各个部位的层面进行扫描投射,由探测器接受透过该层面的X射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器转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进行成像。成像的整体思路如下:
当X-射线透过样本时,样本的各个部位对X-射线的吸收率不同。X-射线源发射X-射线,穿透样本,最终在X-射线检测器上成像。对样本进行180°以上的不同角度成像,的Micro-CT可以对样本进行360°以上的不同角度成像。采用锥形束不仅能够获得真正各向同性的容积图像,提高空间分辨率,提高射线利用率,而且在采集相同3D图像时速度远远快于扇形束。通过计算机软件,将每个角度的图像进行重构,还原成在电脑中可分析的3D图像。通过软件:观察样本内部的各个截面的信息;对样本感兴趣部分进行2D和3D分析;还可以制作直观的3D动画等。
3、Micro-CT技术的发展历程
1895 年,Wilhelm C. Roentgen 发现了 X 射线,并为夫人拍下了世界上第一张 X 片 —— 戴戒指的手掌照片。
1967 年,Godfrey N. Hounsfield 发明了第一台 CT 设备,能够从多个角度摄片,采集被摄物体的三维信息,在不破坏物体的情况下观察其内部结构。
1970 年代,医院开始使用CT 诊断疾病。1980年代,由于普通CT无法满足科学研究对分辨率的苛刻要求,学术界开始研发显微CT,即MicroCT。与临床CT 普遍采用的扇形X 线束(Fan Beam)不同的是,MicroCT 通常采用锥形X 线束(Cone Beam)。采用锥形束不仅能够获得真正各向同性的容积图像,提高空间分辨率射线利用率,而且在采集相同 3D 图像时速度远远快于扇形束CT。 数十年来,这一伟大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医学(组织器官、生理代谢过程成像)、药学(药效检测、新药开发)、材料学(新材料的开发)、工业(各种器件的质检和探伤)、农业(木材和种子的质检和分析)、工程(建筑材料内部孔隙度、连通度和渗透性分析)、珠宝(真伪识别和最佳切割方案设计)、考古(化石的结构和成分分析)等领域。
最为人们所熟知的 CT 是应用于临床检查的医学 CT,第一幅 CT 图片显示的就是头颅影像。
经过 40 多年的发展,Hounsfield 发明的速度极慢的平移式笔形束CT 已经发展成为种类繁多的CT 家族,例如螺旋 CT、64 排容积 CT、定量 CT。4、CT 设备的基本分类
类型 视野范围(FOV) 分辨率 描述 CT 10-60cm 500-1500μm 临床CT,以人体扫描为主,安装定量分析软件即成为QCT(定量CT)。螺旋CT 发明以来,扫描速度不断加快,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全身扫描。但是受到FOV 尺寸和辐射剂量的影响,难以提高分辨率。 pQCT 5-15cm 50-500μm 四肢定量CT(peripheral Quantitative CT),扫描人体的四肢,兼可用作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pQCT 能够分别分析骨小梁和骨皮质, 并可以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准确预测骨折风险,而且不受体位、体型和骨质增生的影响,对骨质疏松的风险评估比DEXA 有明显优势。 Micro-CT 1-8cm 5-80μm 显微CT,采用微焦点X 线球管,分辨率高,但是成像范围小,用于科学研究。包括 in vitro (离体)和 in vivo(活体)两类,前者用于骨骼等标本,后者用于活体小动物扫描。 CTM 0.01-0.5cm 0.1-10μm CT 显微镜(X-Ray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Microscopy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外教社新世纪英专本科生系列(修订版):英语阅读 第1册 PPT课件Unit 3.pptx VIP
- 毕业论文的选题及开题报告的撰写.pptx VIP
- 初中语文2025届中考常考易错字词汇总(多音字+形声字+易错字形+易错成语).pdf VIP
- 4清洁生产的实施途径.pptx VIP
- 中视科华有限公司北京技术服务分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JJG 1201-2024 数字式轮胎压力表.pdf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监理实施细则.docx
- 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试卷3(含答案).pdf VIP
- 钩端螺旋体病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doc VIP
- GB 24430.1-2009 家用双层床安全第1部分:要求.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