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1 禾谷类杂粮害虫.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三讲-1 禾谷类杂粮害虫

第十一章 禾谷杂粮类害虫 禾谷杂粮——玉米、高粱、谷子、黍糜、薏苡、莜麦、黑麦、大麦 杂粮害虫:已知约300多种,包括 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等 食叶类害虫:粘虫、飞蝗、高粱蚜、玉米蚜、桃蛀螟、棉铃虫、高粱舟蛾、麦根蝽、谷跳甲、蓟马等 蛀茎类害虫:玉米螟、高粱条螟、二点螟 第十一章 禾谷杂粮类害虫 第一节 玉米螟 第二节 桃蛀螟 第三节 其他害虫 第一节 玉米螟 又名玉米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ee) 欧洲玉米螟O. nubilalis (hübner) 亚洲玉米螟 (一)分布和为害 主要分布于亚洲的温带和热带、澳大利亚、大洋洲、欧洲、北美等地。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各地均有分布。 玉米螟的食性较杂。主要寄主有玉米、高粱、谷子、黍、棉花、大麻、向日葵、甜菜、甘薯等作物。 (二)形态特征 成虫? 雄蛾体长10~14毫米,翅展20~26毫米,褐黄色。前翅内横线为暗褐色波状纹,外横线为暗褐色锯齿状纹,两线之间有2个褐色斑。外缘线与外横线间有1条宽大的褐色带。后翅淡褐色,亦有褐色横线,当翅展开时,与前翅内外横线正好相接。雌蛾体长13~15毫米,翅展25~34毫米,前翅淡黄色,不及雄蛾鲜艳,内、外横线及斑纹不明显,后翅黄白色,腹部较肥大。 (二)形态特征 卵? 扁椭圆形,长约1毫米,宽0.8。一般20~60粒粘在一起,排列成鱼鳞状,边缘不整齐。初产时乳白色,后变为黄白色.半透明,临孵化前颜色灰黄。卵粒中央呈现黑点,称为“黑点卵块”,表示即将孵化,而被赤眼蜂寄生的卵粒则整个漆黑。 (二)形态特征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20~30毫米,淡褐色。头壳及前胸背板深褐色,有光泽,体背灰黄或微褐色。背线明显,暗褐色。中、后胸毛片每节4个,腹部l~8节每节6个,前排4个较大,后排2个较小。 蛹? 体长15~18毫米,纺锤形,红褐色或黄褐色。腹部背面1~7节有横皱纹,3~7节具褐色小齿,横列,5~6节腹面各有腹足遗迹l对。尾端臀棘黑褐色,尖端有5~8根钩刺,缠连于丝上,粘附于虫道蛹室内壁。 (三)发生规律及习性 玉米螟在我国的年发生代数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1年可发生1~7代。在北纬45度以北的黑龙江和吉林的长白山区年发生1代;北纬40度~45度间的吉林、辽宁及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和河北北部年发生2代;北纬45度~30度间的长江以北广大地区年发生2~3代;而在25度~20度间的广西、广东和台湾等地年发生5~6代;在同一省区,海拔高则代数相应减少。但各地的玉米螟均以末代老熟幼虫在寄主秸秆、穗轴或根茬中越冬。 习性: 1 晚上羽化,成虫昼伏夜出,飞翔力强 2 成虫趋光性 3 成虫喜高大幼嫩含糖量高植株产卵 4 幼虫趋糖、趋触、趋湿、背光习性 5 越冬幼虫化蛹前饮水 6 老熟幼虫耐低温、越冬存活率高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法 2.物理防治 提倡利用害虫对环境条件中各种物理因素的行为和生理反应杀灭害虫。大面积推广灯光诱杀、辐射不育等,简便易行,效果好。 (1)安装200W或400W高压汞灯,每盏灯有效防治面积200~300×667(m2)。 (2)设置捕虫水池,修建直径1.2m、高0.12m水池,水池下留一小放水孔,诱杀成虫。 3.生物防治 一种是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另一种是人工繁殖天敌。常用种类有赤眼蜂、螟虫长距茧蜂、玉米螟厉寄蝇、微孢子虫、白僵菌等。 (1)释放赤眼蜂 (2)利用白僵菌治螟 (3)用B.t颗粒剂治螟 (4)应用性信息素 4.化学防治 (1)新叶末期花叶株率10%时,喇叭口内,0.5%辛硫磷颗粒剂、1%对硫磷颗粒剂、3%呋喃丹颗粒剂 (2)穗期:虫穗率10%,50%敌敌畏乳油600-800倍液滴在穗顶 第二节 桃蛀螟 (一)寄主与为害 (二)形态特征 (三)生活史与习性 (四)综合防治 第三节 其他害虫 高梁条螟Chilo venosatus (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 (一)分布和为害 国内:华北、西北、东北、华中等地广布 国外: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埃及 与玉米螟混合发生,为害作物主要有高梁、玉米、甘蔗、粟、麻等。低龄幼虫在心叶内蛀食叶肉,只剩表皮、呈窗户纸状,龄期增大则咬成不规则小孔或蛀入茎内取食为害,有的咬伤生长点,使高梁形成枯心状,茎秆易折 (二)形态特征 成虫 ?黄灰色,体长10~14毫米,翅展24~34毫米,前翅灰黄色,中央有1小黑点,外缘有7个小黑点,翅正面有20多条黑褐色纵纹,后翅色较淡。 二点螟 二点螟Chilo infuscatellus (Snellen)又名甘蔗二点螟、粟灰螟等。属鳞翅目、螟蛾科。 (一)分布和为害 分布东北、华北、甘肃、陕西、宁夏、河南、山东、安徽、台湾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