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4.1孔子世家课件(苏教版选修史记)
孔子世家 整体感知 2分钟 阅读课文第一、第二小节 思考: @课文第一、第二小节主要介绍了什么? 第一部分(1-2节): 简介孔子的身世和从政情况。 整体感知 3分钟 大致浏览课文 3~5 小节 思考: @课文3~5小节的三个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精神? 第二部分(3-5节): 叙述孔子求学的事迹。 1.适周问礼 —— 好学 2.适齐闻《韶》 —— 乐学 3.在鲁学琴 —— 善学 课外补充 柔者长存 舌与牙,刚者易逝,柔者长存。 1~5小节字词解释 整体感知 5分钟 大致浏览课文 6~11 小节 思考: @陈蔡之困的大致经过。 陈蔡之困 颜回的回答 @道既已修——针对子路 《仁者》 昌耀 人生困窘 如同在一条 不知首尾的长廊行进 四周都见血迹 仁者之叹不独于 这血的真实 尤在不可畏避的血的义务 6~11小节字词解释 12~19小节字词解释 整体感知课文 第三部分(6-11节): 叙述孔子师徒被困陈、蔡的经过情形。 第四部分(12-19节): 叙述孔子整理文献、从教授业、撰写《春秋》 的情况。 第五部分(20-21节): 孔子去世及其影响。 第六部分(22节): 太史公论赞,表达其对孔子的仰慕崇敬之情。 20~22小节字词解释 4.概括文章这一部分(第四部分)所写的事件及影响。 这一部分介绍孔子整理文献、从教授业、撰写《春秋》的情况。 孔子整理文献,使《诗》《书》《礼》《易》得以流传后世;从教授业,使他的弟子众多,直接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生活;撰写《春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春秋笔法”成为后世史家常用的笔法。 通假字 1、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乡,同“向”。 ) 2、余祗回留之不能去。(祗回,同“低回” ) 重点文言词语释义 1、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以:在。卒:死, 去世。) 2、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服:服丧,守丧。) 3、相诀而去。(诀:告别。) 4、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百有余室:一百多家。 室,家。) 5、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以时:按时。 ) 6、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谒:拜祭。) 词类活用 1、唯子贡庐于冢上。 (庐,名词用作动词,造庐。) 2、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 ( 家,名词用作动词,安家。 ) 3、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 (祠,名词用作动词,祭祀。) 4、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焉。 (祠,名词用作动词,祭祀。) 5、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宗,名词用作动词,尊奉。 ) 特殊句式 1、孔子葬鲁城北泗上。 (省略句) 2、唯子贡庐于冢上。(介词结构后置句) 古今异义 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 (折中,古义:取正,作为准则。今义:对几种不同的意见进行调和。) 1.课文第五段写了孔子在鲁学琴的经历,体现了孔子怎样的学习过程? 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 (分析:这段叙述,一是表现孔子的乐学好学,学琴十日而不进,仍乐此而不疲,勤奋而钻研;二是表现孔子的善学会学,习其曲、得其数、得其志、得其为人,由浅入深,深思善悟,扎实有序。这段文字,有对话描写,也有情态描写,有对孔子的直接描述,也有师襄子的侧面映衬,写得十分传神。) 2.课文第6、7两节写孔子困于陈蔡之间,作者描述孔子与身边弟子们的不同表现,有何作用? 明确:孔子困于陈蔡之间,情况危急,身边的弟子们都“病”得“莫 能兴”,而孔子却处变不惊,“讲诵弦歌不衰”,以至引起子路和子贡的反感 和怨愤。这是用反衬的手法表现孔子的坚强,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孔子回答子路和子贡的话,既袒露了自己的心境和为人做事准则,也含教育弟子之意。 3.课文8-10节写了孔子与三个高徒的对话。反映各人怎样的性格和行为特征? 这段对话反映的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是: 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直言相诲; 子路:坦诚直率、敢于质疑; 子贡:小心谨慎、讲用务实; 颜回:信念坚定、能言善辩。 5.“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