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文5教学动动脑L3典论论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文5教学动动脑L3典论论文.doc

第三課 典論論文 曹丕 章法脈絡 「典論論文」首先以「文人相輕,自古而然」破題,提出文人常有「各以所長,相輕所短」的心態。文中引建安七子來說明文人皆有「不自見之患」,每個人表現不同,是因為文體的表現手法不一樣,加上每位作家引氣不同、巧拙有素,所以如果君子能審己以度人,就能免除文人相輕之累。 現象—各以所長,相輕所短 總綱-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寫作「論文」之因 評說—文非一體,鮮能備善 (第一段) 期許-君子審己以度人 呼應-不自見之患。每個文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作家論(第二段) 引例-以建安七子為例,其為文各有優缺點 呼應-文非一體,鮮能備善 文體論(第三段)  引例-以奏議、書論、銘誄、詩賦為例,各種文體表現重點各有不同 結論-四科不同,能之者偏也,惟通才能備其體(但通才太少了,因此文人不必相輕) 每個文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呼應 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 文氣論(第四段)  引例-以音樂為例,引氣不齊,巧拙有素 結論-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立論-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引例-引周文王、周公為例 古人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 文用論(第五段)           古 感嘆-古今對比     古人賤尺璧而重寸陰 今-今人多不強力:懾於飢寒、流於逸樂 結論-不愛惜光陰,未能及時著文:日月逝於上,體貌衰於下,忽然與萬物遷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國學常識 一、曹丕的文學成就 1.始創文學批評:典論 論文為現存最早的單篇文論。 2.詩文創作: (1)詩:語言清麗,描寫細緻,尤善於表達男女間纏綿婉約的情感;燕歌行為現存最早的七言古詩。三曹各擅勝場:武帝—曹操(下品)→長於才與氣;文帝—曹丕(中品)→長於情與韻;陳思王—曹植(上品)→才高八斗,以曹植最受肯定。 (2)文:為建安文學代表,多以駢散兼具的形式,呈現典雅雋永文風。 3.下令編纂皇覽,這是中國最早的一部類書,可惜該書已亡佚。 二、典論論文一篇的文學重要性 1.中國第一篇專門評論文學的文章。 2.強調文學的價值,予文學以獨立的生命(在此之前,中國的文學作品向來與經、史混淆)。 3.開文學批評的先河。 4.中國文章分體之始。 5.首創以氣論文。 6.「建安七子」(一說「鄴下七子」)之稱,始見於此。 三、文學批評著作整理 時間 作者 作品名稱 內 容 價 值 東漢 曹丕 典論 論文 1.分文體為四科八類。 2.此文論及文體風格、才性文氣、文章批評應有的態度及文學價值,為中國第一篇文學批評專論。 開文學批評之先河。 晉 陸機 文賦 1.全文用賦體寫成,分文體為十大類。 2.深入地討論文學創作的重要問題,如:創作構思過程、立意和遣詞關係、文學傳承和創新,也有文人個性、文章體制、文理及文旨的探討等。 為中國第一篇有系統的文學創作理論專文。 南朝 劉勰 文心雕龍 1.用駢文寫成,全書五十篇。 2.內容包括文原論、文體論、文術論、文評論等,體系完備。 為中國第一部文學理論專書。文學批評著書之祖。 鍾嶸 詩品 1.全書有系統的論述漢 魏至齊 梁的五言古詩,分上中下三品,上品列十二人, 中品三十九人, 下品七十二人。共品評了一百二十三人之作。 2.評詩的原則受到當時崇尚華靡的風氣影響,故將陶淵明列為中品。 為中國第一部詩歌批評專著,也開了後世「詩話」的先河。 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 詩論唐代詩歌風格意境,分二十四風格。 袁枚以其未完善,寫續詩品。 宋 歐陽脩 六一詩話 內容屬於隨筆閒談式。 第一本詩話。 南宋 嚴羽 滄浪詩話 以禪喻詩,認為學詩猶如學禪,提出「興趣說」,影響後世詩歌理論甚鉅。 清末 王國維 人間詞話 此書以品評詞為主。結合傳統文論及西方美學理論而成的詩歌理論,其中「境界說」見解獨到。文中開宗明義地說:「詞以境界為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而境界有所謂的「有我之境」、「無我之境」,也有「造境」和「寫境」之分,以境界高低評論作品,影響現代的文藝批評甚鉅。 第一本兼具西洋論點評論詞的專書。 教學追追追 一、課內文意探究 1.課文中說「文非一體,鮮能備善」並以七子為例,你能不能依課文所述分析出七子的優劣為何? 答: 優 劣 孔融 體氣高妙 不能持論,理不勝辭 陳琳 章表書記 王粲 長於辭賦 徐幹 長於辭賦 時有齊氣 阮瑀 章表書記 應瑒 和 不壯 劉楨 壯 不密 2.曹丕寫這篇文章的目的究竟為何? 答:「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希望大家不要再「各以所長,相輕所短」,可以公允地「審己以度人」,便可以免除斯累。 3.本文中提到三個「自見」:「人善於自見」「不自見之患」「闇於自見」。請問這三個「

文档评论(0)

wendang_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