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之二——鉴赏表达技巧.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鉴赏之二——鉴赏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 表达技巧 一、鉴赏修辞手法 二、鉴赏表达方式 三、鉴赏表现手法 四、鉴赏构思技巧 (首尾照应、铺垫、承上启下等) 1、比喻 2、拟人 3、对偶 4、对比 5、夸张 6、用典 7、双关 8、互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诗后问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注】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龙钟:湿漉漉的样子。 问题:“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诗人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诗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说泪下如雨湿袖难干,这种夸张手法的运用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诗人托入京使捎话时内心波澜起伏,深切思念亲人的心情可见一斑。 鉴赏古诗修辞手法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2)结合诗句具体阐释怎样用了这种修辞手法。 (3)此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或思想情感。 (09江苏卷)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膏锋锷”:兵士的血滋润了兵器的尖端。 ⑴这首词中 “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并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第一步指出手法)借代。 (第二步解释怎样运用手法)“珠翠” 指妇女佩带的首饰,指代宫女。 (第三步说明表达效果)词句写汴京皇宫内,宫女成群,歌舞不断,一派富庶升平气象。 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以求得动中显静,静中有动 构成一种情趣。 [全国卷] 雨后池上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2、虚与实 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景: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 已逝之景: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想象之景: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得到延伸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 解答虚实结合手法的思路是: 1、首先指出实写什么景或事,虚写什么景或事, 2、然后指出它们如何相互映衬、交织一起 3、表达怎样的情感。 问题: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参考答案 a.用了反衬手法。 b.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 以动衬静。 c.两处反衬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和环境之静。 e.表达作者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问题:这首诗用哪些手法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参考答案 1.a比喻,b水面好像轻轻磨过的镜面一样,c形象生动地d表现水面的清澈平静。 e表达作者对景色的喜爱之情。 2.a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b “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是静态, “垂杨舞” “万点声”等是动态。本诗动静结合,以动衬静,c突出了d雨后池塘的平静。e表现作者雨后观自然的怡然心态。 问题:请分析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的特色。 参考答案 解析1:a虚实结合。b前两句写弥漫山巅的云气直入枕中,让人觉得好像千峰在侧;松涛就在床下轰鸣,让人觉得如临万壑深渊。在这里千峰、万壑都是虚写,c渲染出d惊心动魄的艺术境界。e表现作者豪迈的胸襟和壮美的情感。 小 结 (一)把握思想情感和主旨 1、要注意诗歌所写的景物特征和人事性质,把握情由景出,情由事生等普遍性规律 2、要注意诗歌中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借古讽今等手法的运用情况。 (二)把握作品的风格和意境 1、平时阅读中积累感性认识 2、诗歌的风格与作者的生平思想也是密切相关的 3、注意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征,渲染了何种气氛或传达了何种情感,情景之间的关系如何等 反映诗人心情的 愉悦、欢快、激动、沉痛、哀伤、赞美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报国之情等 反映总体风格的 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飘逸、委婉、含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