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赏析之表达技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赏析之表达技巧

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设题方法 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表现手法) 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怎样的效果? 3、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4、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 XX这一手法的? 一、诗歌中常见的修辞 1、比喻 2、拟人 3、对偶 4、对比 5、夸张 6、用典 7、双关 8、互文 一、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考的:比喻、对比、拟人、对偶。 1.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作用: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2.对比(对照):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以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常见的对比,有动静对比、虚实对比、今昔盛衰的对比、哀与乐的对比等。作用: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对比与衬托】对比双方没有主次,而其主旨需要两方共同构建突出。衬托双方有主次,其主题表现主要依靠被衬托事物来表现。 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对比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 对比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衬托(反衬) 3.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使此物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修辞手段。作用: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 4.对偶:对偶,即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的语句成对地排列的修辞方式。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燕歌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诗后问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注】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龙钟:湿漉漉的样子。 问题:“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诗人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诗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说泪下如雨湿袖难干,这种夸张手法的运用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诗人托入京使捎话时内心波澜起伏,深切思念亲人的心情可见一斑。 修辞手法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2)结合诗句具体阐释怎样用了这种修辞手法。 (3)此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或思想情感。 二、诗歌中常用的描写手法 1.正面描写 (1)多角度,变换角度。 摹形、拟声、绘色(调动视、听、嗅、触等感官)。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2)观察角度的变化。远近、上下、俯仰等。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由远到近) (3)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 鸟鸣涧》) (4) 虚写、实写,虚实结合。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虚与实 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景: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 已逝之景: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想象之景: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得到延伸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 解答这类手法的思路是: 首先指出实写什么景或事,虚写什么景或事, 然后指出它们如何相互映衬、交织一起表达怎样的情感。 问题: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参考答案 a.用了反衬手法。 b.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 以动衬静。 c.两处反衬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和环境之静。 e.表达作者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全国卷] 雨后池上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2.侧面烘托(烘云托月)、对比 ①烘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