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伤 心 咖 啡 馆 之 歌》 中 存 在 之 维
《伤 心 咖 啡 馆 之 歌》 中 存 在 之 维摘 要: 卡森·麦卡勒斯的代表作《伤心咖啡馆之歌》的研究已非常成熟,但对这部小说的存在之维的解读却相对薄弱,本文尝试运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对其进行分析,试图提供一种新的思考角度。
关键词: 《伤心咖啡馆之歌》 存在主义 审美趣味 哲学思考
《伤心咖啡馆之歌》是美国南方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1917—1967)颇负盛名的作品之一。小说讲述了发生在美国南方小镇上的一场三个畸形人之间的奇特的畸形恋爱故事。故事中的人物、环境和意象都彰显了存在主义主题,麦卡勒斯通过这部作品中异化人物和异化世界的再现,揭示了整个人类的生存困境,暗喻了整个人类社会的精神状态。
故事发生在处在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偏僻、沉闷、与世隔绝的美国南方小镇。小镇上身强力壮、精明能干的艾米利亚小姐是镇上最富有的女人,但为人苛刻冷漠。镇上的恶棍青年马文·马西爱上了艾米利亚并决心为她痛改前非;不料,在结婚十天后他受尽冷落并被艾米利亚赶出了家门,于是又回复了以前的浪子形象,最终因违法犯罪被关进了监狱。十年后,一个自称艾米利亚表兄的罗锅李蒙找到了她,镇上的人以为她肯定会把这个小罗锅赶走,可是出人意料的是艾米利亚不仅收留了他,还把他当做心爱的人来伺候,整天带着他到处走,唯恐他不高兴。这场奇特的爱情维持了六年才被从监狱里回来的马文·马西破坏了。罗锅被马文·马西所吸引,两人联手处处与艾米利亚作对,艾米利亚与马文·马西之间终于爆发了一场恶斗,在两人扭打的关键时刻,深受艾米利亚物质、金钱和爱情之恩的罗锅李蒙却帮助马文·马西打败了艾米利亚。然后,他们俩又联手将咖啡馆洗劫一空,并将郊外的酒厂捣毁,不告而别,远走高飞。幻灭的艾米利亚于是过起了隐居生活,小镇重新恢复了原先的沉闷。通过文本细读,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审美趣味和哲学思考。
一、对自由的否定性回答,诠释了人存在的本质
《伤心咖啡馆之歌》所描述的故事虽然很平凡,但作者的叙述很有个性,她能把一个稀松平常的故事结构成一个文学典型——沉闷、压抑、绝望的南方小镇。其实质就是作者所创造的一个精神世界。整部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笼罩在一种不自由的空气之中,每一个人都试图去突破,其结果是得到更大的不自由。麦卡勒斯似乎在向世人证明人生存在的真相就是不自由,每一个人都是既定的,人生没有自由可言,从而也为她的小说的主题“绝望”铺平了道路。
萨特(1905-1980)二战前深受克尔凯郭尔、胡赛尔和海德格尔等人的影响,《想像》(1936)、《论自我的超越》(1936)等文章既是他研究前辈哲学家的心得,又记录了作家本人哲学思索的某些重要成果。二战期间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确立时期,完成于1943年的巨著《存在与虚无》是他哲学上的代表作,奠定了他存在主义哲学大师的地位。存在主义文学是存在主义哲学观念在文学上的反映。《伤心咖啡馆之歌》虽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存在主义文学,但是充满着浓烈的存在之维。而且这种存在之维和萨特的存在理论,有着不谋而合的一致,这就为我们分析文本找到了理论上的依据。存在主义注重研究人与处境的关系,认为文学的本质和人物在于“对人的存在及其本质的体悟和表达”①。作为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萨特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和“自由选择”三大原则。其中,“自由选择”是存在主义的精义。存在主义的核心是自由,即人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是绝对自由的。他认为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自由,面对各种环境,采取何种行动,如何采取行动,都可以做出“自由选择”。人的自由是通过人的选择和行动表现出来的,自由与选择行动密不可分,选择受具体的和历史的情况限制。他人的存在与每个人自己的存在尤为密切。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人是孤独的存在,“他人是我的地狱”。萨特认为,“存在”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两种方式。其中,“自在”的存在指的是客观世界、客观存在;“自为”的存在指的是人的意识、自我,它的存在方式被区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对存在的具体现象学分析中,萨特着重思考研究的是哲学的人学纲领,也就是研究出现于人的层次上的意识、自我的构成、人的行动及人与他人的社会关系。萨特存在主义是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异化现象的反应。《伤心咖啡馆之歌》整个故事在关注人物命运的同时,也营造了一个人与环境、人与人互相隔膜、折磨和压迫的绝望氛围。这种交流的无奈和沟通的无效使得人成为一种“自在”的存在;“自为”的存在越强烈、越想取得地位,人就越痛苦,就越孤独和绝望。艾米利亚的爱情故事生动地说明了这一切。
《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的主人公艾米利亚小姐、马文·马西和李蒙三人生动地诠释了萨特的名言“他人即地狱”,他们都在寻找着自身的本质——自由,然而这种自由又是极端的脆弱,残酷的现实迫使他们选择或者逃离自我或者封闭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PCB板暂存机控制系统设计.doc
- PC项目建筑工程现场质量控制探析.doc
- PDCA循环在公司安全培训中应用.doc
- SNCR在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中应用.doc
- SNS网站对大学生网络舆论行为影响研究.doc
- SOI技术优势及制造技术.doc
- Stop Making Rumors on Microblog 不要让微博成为谣言传播器.doc
- Stop!小心跌入5种美丽陷阱.doc
- Stuff指锟斤拷之2012锟阶敦帮拷锟斤拷锟截硷拷.doc
- STY-125型闸瓦间隙自动调整器研制.doc
- 2025年半导体产业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带镊子钟表批行业市场调查、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辅助下的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策略探索与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珠宝电商直播带货内容创作与传播策略.docx
- 下沉市场老年护理用品消费特点与渠道营销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跨境电商平台用户画像在个性化推荐中的应用研究.docx
- 2025年城市更新项目股权融资模式创新与案例分析.docx
- 密室逃脱场景科技化升级对公共安全的影响.docx
- 2025年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站运行风险与应急处理初步设计评估报告.docx
- 电商平台本地生活服务个性化定制市场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