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养而养――养生至真境界(一).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养而养――养生至真境界(一)

不养而养――养生至真境界(一)前几年的一个中秋节,几十个朋友聚会青城山,要我谈谈养生的话题。我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作了半天讲座。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意犹未尽。这里,我以那个讲座为主线敷衍成篇,献给诸位读者。但这毕竟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仅供读者诸君参考。不过,正因为是一家之言,也许反而有其特别的可取之处。社会和谐的根基在于社会成员内心的和谐,所以本文表面是讲养生之道,实际上讲的是人们内心的和谐之道。 傅荆原,笔名甘泉,出生江西,久居四川。1960年因“右倾言论”而蒙冤入狱,经历了长达22年之久的囹圄生涯,1982年平反之后被调入四川工人日报社担任记者、编辑。现任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从事生态学、社会学、哲学等研究,著有《人类向何处去》(又名《和解――人类光明之路》)、《简明中国哲学精髓与中国哲学方法》、《佛法基本原理》、《格言品评》、《甘泉养生》、《甘泉论文集》、《甘泉文学作品集》以及《荆棘原野》(自转)。 毕生坎坷而志向不渝, 几度蒙冤而悔恨不存, 备受磨难而爱心不减, 历经沧桑而童心不泯。 ――甘泉 我的人生经历异常艰难曲折,曾有22年的冤狱囹圄生涯,其间九死一生,如今虽已年过花甲,身体却非常健康,几乎找不到什么毛病,而且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小一、二十岁。 朋友们问起我的“养生之道”,我回答了五个字:“身累心不累。”“身累”不仅是谋生的需要,而且也是健康的需要。饱食终日、四体不勤者,不利于养生;脑满肠肥、无所用心者,也不利于养生,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至于“心不累”,则是指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朋友们进而问我,如何才能没有心理负担?我又回答了三句话:“对过去,无怨无悔;对现实,无贪无求;对未来,无忧无虑。”当然,尽管话就是这么三句,但究竟如何理解其中的含义?如何看待功名利禄等问题?如何具体处理涉及自身的不公正待遇?就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讲清的了。佛法认为:“身病皆因心病起,心病还须心药医。”所谓“心药”,即是“治心之药”,也就是化除烦恼、畅达人生的道理。通过文章,阐释这些道理,就是希望尽可能让人们化除各种烦恼,保持平和心态,达到“不养而养”的效果,从而实现最佳养生。 一、烦恼乃健康第一大敌 养生,是从根本上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全面维护。因此,在谈养生之前有必要先对人体健康的机理作一个大致的了解,了解人体本身有哪些“自备”的功能,危害人体健康的根本因素是什么,维护人体健康的根本途径是什么,等等。 (一)烦恼与患病的关系 人体健康之敌多如牛毛:病菌、病毒、寄生虫、致癌物质、功能障碍、烟酒过度、不正常作息、不良饮食习惯……数不胜数,加之当代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各种怪病更是层出不穷。然而,若问健康的“第一大敌”是什么?我看还要数烦恼,即各种恶劣的情绪。 许多人都知道,整个人体(其他生物体亦然)就像一部非常复杂、精密、完美而神妙的“全自动”机器,各个系统、器官既相对独立又密切配合,并且全都受中枢神经的统一指挥与协调。这部“机器”本身就具有自动调节、自动免疫、自动修复等等神奇的功能。 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体各种组织的各种机能都会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每当出现不循秩序、不够协调的情况,它就自动调节扶正; 每当有了病菌或病毒入侵,它就自动围捕聚歼; 每当遭到某种损伤,它就自动修补恢复…… 所有这些神奇的功能,都只有在正常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那么,什么才是“正常的情况”呢?最重要的有两点:一个是人体的“微生态平衡”,一个是精神的愉悦舒展。 1.微生态理论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自身的体细胞约有10万亿个,而所携带的各种微生物约有100万亿个。这些微生物的总重量约1271克,其分布大致为胃肠道1000克,皮肤200克,口腔、肺脏、阴道各20克,鼻腔10克,眼睛1克。这些微生物,在人诞生一两小时之后就进入人体定居、繁殖,与人体细胞共生,并伴随人的一生。这些微生物与人体的组织细胞互济互利,形成平衡的“微生态”,发挥帮助消化、增进吸收、制造营养、调节机能、降解毒素、协同免疫等巨大作用,这种“微生态平衡”就属于正常的情况。一旦“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人体的各种机能就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甚至完全丧失作用,各种疾病也就在所难免了。 2.精神状态对身体的影响 至于心理方面的正常情况,就是指没有压抑、不受干扰的状态。这就要求精神上无忧无虑、无烦无恼、轻松舒展、自在安详。因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指挥与协调系统的中枢神经才能有条不紊、准确无误发挥其指挥与协调的作用,使各个单元紧密配合、尽职尽责,从而让整部人体“机器”正常地运行。一旦有了某种烦恼,相应的部位和相应的机能便受到压抑与干扰。烦恼愈多,遭到压抑与干扰的范围愈广;烦恼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