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徐志摩诗的浅—兼与一些评论者商榷.doc
试论徐志摩诗的“浅”—兼与一些评论者商榷
前一段时间,关于徐志摩的评论很是火爆了一阵。时至今日虽然冷却下来,但仍不时有人著文继续对徐志摩的创作进行探讨和评论。这一文化现象,对于重新客观地认定因误解而被埋没的诗人徐志摩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无疑是可喜的。然而有关评论文章有一个基本倾向,即对艺术成就的肯定是共同的。而对思想性的判断则多有争议,其争议的原因几乎都与徐志摩诗中的‘“浅”发生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肯定徐志摩诗思想价值的,将“浅”做掩饰性的说明,视为徐志摩诗思想局限性的表现;否定者则以.‘浅”作为批评徐志摩的诗的主要依据,进而对徐诗思想性作出不切合实际的否定。因而,怎样认识徐志摩诗的“浅”这个客观的存在,就成为如何确定徐诗整体价值的重要方面:作为中国资产阶级诗人的代表,英国资产阶级的民主 政治 对徐志摩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使他形成并确立了“爱、自由‘美”的理想,并设想在中国实现他的建立英国式的资产阶级理想王国的梦。为此,他执著地从事着资产阶级“馨香婴儿”的创造。但当时的中国实在与他的理想相去太远,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状态,使他不但不能在中国推行他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甚至在强大封建势力的包围中,这种理想在自身的实验也必然地以悲剧告终。中国现实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排斥,使徐志摩只能生活在心造的幻象中。这种与现实游离的思想状态,使他不可能对当时中国社会有全面的了解和深人的透视。内在矛盾以及它与现实社会存在着的各方面的矛盾,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矛盾组合。一方面丰富了徐志摩诗的内涵另一方面由于构成这些矛盾因素本身缺乏冲突的深刻性,也就导致了他诗歌内容的浅显。这是徐志摩所属阶级性的必然。在以往的评论中,许多文章在没有对其作品做具体分析之前.往往首先引述茅盾《徐志摩论》中那段著名的话“徐志摩是中国布尔乔亚的开山的诗人和末代诗人”。也就是说,首先认同、肯定他的阶级属性.紧接着却是用无产阶级的观念来责备和批评由他特定阶级属性所必然导致的诗歌内容的“浅”。有人指责他没有“给生活在‘黑暗王国’中的人们指出追求光明的道路,更不能起到推翻整个旧世界的作用。”一有些人则进一步批判他对无产阶级文学的攻击,说他“诬蔑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这种相互矛盾的评论无疑是对徐志摩新的误解,如果在他的创作中能够“给生活在‘黑暗王国’的人们指出追求光明的道路”能够起到推翻整个旧世界的作用”。这里论者犯了一个批评的大忌,即用现代人的要求,用无产阶级的思想去评价过去时代的资产阶级作家作品。是用无产阶级的“深”去责怪徐志摩诗的.浅”,而丢开了批评者承认的并一再强调的诗人的阶级属性。
除了阶级性导致徐志摩认识上的肤浅之外,诗人的个性化素质则强化了这种“浅”的表现。徐志摩曾不只一次地说他是一个感情化、情绪化的人。他自己曾说:他创作“惟一的靠傍是刹那间的灵通”。这就明示了他的创作是带有鲜明的偶然性、盲目性和冲动性的。由此导致了他创作中有过的直率渲泄、主观的独抒性灵而缺乏冷静剖析社会的理智。为诗是为人的反映,在社会生活中.这些作为他个性的特点也都有鲜明的表现二这一切既是徐志摩“浅”的基础.也是其“浅”的必然。“浅”正是徐志摩作为诗人的思想与艺术个性的表现。
徐志摩深受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加上崇尚 自然 以及感情化、情绪化的个性和冲动性的创作,使他的诗在内容上具有清淡,抒情的特点,与此相对应,便形成了他飘逸的诗歌风格二徐志摩在《迎上前去》一文中说:他要的是“从筋骨里进出来,血液里激出来,性灵里跳出来,生命里荡出来”的真纯的思想。他在《海滩上种花》一文又解释说:“这真纯的思想乃是单纯的浪漫的天真、而这是最永久、最有力量的东西,阳光烧不焦他,狂风吹不倒他,海水冲不了他,黑暗掩不住他。那真有的是永久的生命。这里阐释的思想,实质上就是“布尔乔亚,,诗人的‘’单纯信仰”。这种由对社会肤浅的和非本质甚至脱离于现实社会的实际内涵的认识所构成的“单纯信仰”,其核心就是对人自身完善的追求,这种缺乏现实存在根据的理想.在与现实社会的冲突中就变成了超离人世、飘忽于神冥境界的游思了。陆小曼在《云游》的序文中所说的志摩诗“有些神仙似的句子。看了真叫人神往,忘却人间有烟火味”,说的就是这个在现实生活中变形的。浮荡于浓郁艺术氛围中的“单纯信仰”。也就是说,表现“单纯信仰”甚至超过苦难现实的理想情感和理想境界的创造。是形成徐志摩诗的飘逸风格的根本原因,轻淡的思想只有用飘逸的风格来负载才最为合适,这一点.对于徐志摩这个对诗歌艺术有着深人研究的“技巧专家”当然是再清楚不过了。我们不能想象,如果徐志摩对于社会现象有着明确的、本质的认识,有着深刻的理性思辨能力,我们还能一睹那令人痴醉心迷的艺术风采吗?飘逸的风格是难以负载沉重的思想的,而失去了飘逸风格,徐志摩便失去了有价值的存在。
说到风格,我们还有一点需要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