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湾的人口迁移
1-1.平埔族人口遷徙—初期 屏東沿山 竹塹社平埔族遷徙 竹塹社 甲仙 1-2.平埔族人口遷移—後期 噶瑪蘭族 埔里 埔里 1-3清代臺灣的空間區分 2-1.客家人人口遷徙—初期 2-2.客家人人口遷徙—後期 彰化 彰化 竹塘醒靈宮 高雄南隆農場 高雄甲仙 鳳林長橋義民廟 2-3日治臺灣的空間區分 吳全城開拓紀念碑 3-1.閩南人人口遷徙—初期 台東卑南的國本農場 台東卑南的國本農場 3-2.閩南人人口遷徙—後期 八七水災 長濱小嘉義 3-3戰後臺灣的空間區分 4.邊陲向核心遷徙 5.反都市化遷徙Counterurbanization 5.反都市化遷徙Counterurbanization * * 平埔族由平原向沿山地區遷徙 乾隆55 番屯政策 如臺中新社,屏東沿山地帶 乾隆以後 族群移墾 如龍潭銅鑼圈,新竹關西,高雄甲仙 基本上,是在西部地區內部的人口遷徙,只是番界不斷東移 嘉九:巴則海等族向宜蘭遷徙 道三:巴則海等族向埔里遷徙 道九:西拉雅族向花東遷徙 咸初:噶瑪蘭族向花蓮遷徙 結論是此次人口移動 與臺灣三重空間有何關聯 西部 山地 土地面 平埔所有權?漢人 傳統部落領域(不確立) 族群面 番屯政策 放任政策 (族群衝突政治論) 產業發展 西部土地開發下的農業生產 推 拉 客家人由平原、台地向內山丘陵地區遷徙 咸豐年間 如苗栗南庄、銅鑼的新雞籠地區 同治年間 如苗栗大湖 光緒年間 如苗栗獅潭 基本上,是在西部地區內部的人口遷徙,只是番界不斷東移 北路客向西部官有地遷徙 如彰化二林、高雄美濃 北路客與南路客向東部遷徙 西部 東部 土地面 土地贍養力不足 農業工作機會的豐富 積極開發的使然 族群面 佃農階級的形成 產業發展 台灣東部土地開發下的農業生產 推 拉 閩南人由西部向東部遷徙 大正9年以後 宜蘭閩南人向花蓮遷移 大正9年以後 台南閩南人向台東遷徙 基本上,與日治時代客家人遷徙到東部的過程一樣 台南學甲王登科 中部閩南人向山地與東部遷徙 西部 東部與山地 土地面 土地贍養力不足 農業工作機會的豐富 土地流失的自然災害 山坡地開發的使然 族群面 產業發展 台灣山地土地開發下的農業生產 拉 推 日治時期起:鄉村向都市遷移 如西部城鎮的興起 民國六十年代起:東部向西部遷徙 1.推力 農家所得的降低:土地贍養力衍生的人口問題;農村工業的興起 輕農重工政策的使然:控制糧食價格;國際貿易的經濟基礎 2.拉力 都市提供充分的正式與非正式部門的就業機會 生活品質的優良:嬰兒死亡率 交通傳播和通訊的發達?時間、空間、地域觀念的改變 帶動人際關係改變的反都市化、小市鎮興起,是未來趨勢之一(Naisbitt,198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