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群落生态学2.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 群落生态学2

先锋期:开敞或先锋群落阶段,一些生态幅较广的物种侵入定居并获得成功。对环境要求低的,适应强的物种。 过渡期:郁闭未稳定阶段,随着群落的发展,种群数量增加,生活小区逐渐得到改善,资源利用逐渐由不完善到充分利用。 顶极期:郁闭稳定阶段,物种通过竞争平衡协调进化,资源利用更加充分有效,有比较固定的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群落结构更加完善复杂。 * 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关系与外界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生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外因演替和内因演替二种类型。 外因是环境因素的作用。内因是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 * 由于群落外部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生物群落演替,叫外因演替。 (1)气候性外因演替(风暴、干旱、洪涝、严寒)。 (2)生物性外因演替(生物侵入、定居及植物繁殖体迁移 )。 * (3)土壤性外因演替(土壤侵蚀、地面升降)。 (4)地貌(地表形态)(阴坡、阳坡)。 * (5)大规模地壳运动(山体滑坡、地震、冰川、火山活动等)。 (6)火(火烧使演替从裸地开始,刺激群落发育)。 (7)人为演替(砍伐森林、开垦土地 )。 * 在生物群落里,群落成员改变着群落内部环境,而改变了的内部环境反过来又改变着群落成员,这种由群落本身的生命活动造成的循环往复的进程所引起的生物群落演替,称为内因演替。 火山喷发后,熔岩上最初生长苔藓地衣,生长促进了岩石风化为土壤的过程,死亡的躯体为各种分解者提供了食物来源,使有机质和各种养分得以在原始土壤上积累,为矮小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逐渐改变土壤,灌木、乔木依次出现。 同时,在一个生物群落内,由于各群落成员之间的矛盾,即使群落的外部、内部环境没有显著的改变,但种内及种间关系的改变使群落仍进行着演替,也称为内因演替。 内因演替与外因演替是两个相对的过程,一般情况下,二者同时存在,自然界有许多成熟的群落由于周期干旱、水灾等而重现周期性演替现象。每一类型的演替,除了受本类型的主导条件影响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受着其他类型的演替条件的影响。 * 生物群落演替是生物因子与外界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到目前为止,人们对于演替机制的了解还不够。要搞清演替过程中的每一步发生的原因以及有效地预测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因此,下面列出的仅是部分。 1 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是演替的先决条件。任何一块裸地上生物群落的形成和发展,或是任何一个旧的群落被新的群落所取代,都必然包含植物的发芽、生长和繁殖以及动物的迁入和迁出。 2 群落内部环境变化是演替的动力。比如说,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草原弃耕地恢复的第一阶段中,向日葵的分泌物对自身的幼苗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但是对第二阶段的三芒草幼苗不产生任何作用,于是呢,向日葵占优势的群落很快被三芒草群落所取代。 3 当某一物种的密度增加时,种群内部的关系会更加紧张,竞争能力强的种群得以发展,因此可以说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是演替的催化剂。 4 通过了解这三个影响因素,我们可以发现,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但是气候、地貌、土壤等环境的变化也可以成为演替的诱因。例如,火山喷发可以使地表面的生物全部毁灭,演替从头开始。 5 最后,随着人类的出现,我们的活动对演替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所有的自然因子。像农田的开垦、退耕还林等等,人类已经可以控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了。 * * 生演替指的是从未有过任何生物的裸地(完全没有植被并且也没有任何植物繁殖体)上开始的演替。长期的。 在裸露的岩石表面开始的原生演替称旱生演替。 典型的旱生演替。 * 从湖底或河底开始的原生演替称水生演替。 典型的水生演替。 上述两个系列的原生演替,只提供了一个群落演替的模式过程,在这种顺序的系统变化中,实质上是群落的植物生活型组成和植物的环境更替,与此同时,因食物、栖息空间和物理环境的改变,动物与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 次生演替是指开始于次生裸地或次生芜原(不存在植被,但土壤或基质中保留有植物繁殖体的裸地)上的演替,即在原有生物群落破坏后的地段上进行的演替。 次生演替的最初发生是外界因素的作用所引起的。 外界因素除火烧、病虫害、严寒、干旱、长期淹水、冰雹打击等等以外,最主要和最大规模的是人为的经济活动,如森林采伐,草原放牧和耕地撂荒等等。 次生演替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因为在我们利用和改造生物群落的工作中,所涉及到的绝大部分都是次生演替问题。 以云杉林采伐后说明。 * 阔叶林 新形成的与采伐前相比,只是外貌和主要的树种相同,树木的配置和密度都不相同了。 如果森林采伐面积过大,而又缺乏种源,如果采伐后水土流失严重发生,那么森林复生所必须的基本条件就不具备。群落的演替也就朝完全不同的方向进行了。 * 草原的放牧演替也是次生演替中主要的一类。与森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