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缺铁性贫血讲义教案格式要求
《护理教育学》个人作业
评卷老师: 分数:
教 案
学生姓名
年级:
学号:
日期:2011
缺铁性贫血
授课教师职称:RN,master
授课时数:两学时(90min)
授课对象:护理学院2008 级 (1) 班本科生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
授课时间:2011年11月2日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课程内容
内容总纲:
缺铁性贫血的流行现状(5min)
缺铁性贫血的定义和理解(5min)
铁的生理代谢以及病因分析,发病阶段(25min)
缺铁性贫血的特征性表现和常用实验室检查(5min)
缺铁性贫血的护理和健康指导(40min)
课堂小测及小结(10min)
具体教学内容
导入(5min):当前流行审美观和青年女性瘦身追求视觉美丽——贫血。引用文献数据介绍缺铁性贫血在全世界内流行(世界卫生组织曾报道:全世界约80%的人缺铁)。我国缺铁性贫血的形式更不容乐观: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表明我国的IDA平均患病率为20.1%,一些贫困地区的育龄妇女和儿童的贫血患病率甚至高达5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最新公布的2011-202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控制在12%以下,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3。
2011-2020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1)定义 是体内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理解 提问:是否缺铁就会导致贫血貌?贫血就是缺铁造成的?(引导学生思考)
解释:缺铁不一定导致贫血貌,贫血貌的出现与铁缺乏严重程度有关,贫血其发展过程分三个阶段(后续具体讲述);贫血也不一定是由于缺铁造成的,缺铁性贫血是贫血中的一种,但是贫血和缺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二 铁的生理代谢以及病因分析,发病阶段(20min)
1) 铁的生理代谢过程(10min)
铁的来源和吸收:正常成人每天需铁量20~25mg。
食物(重要来源),衰老的红细胞破坏后释放的铁(主要来源)。
十二指肠和空场上段是主要吸收部位。胃肠功能、体内储铁量及某些药物(如Vc)等是影响铁吸收的主要因素。(2min)
转运及利用:Fe2+ 被氧化成Fe3+后,一部分与血浆中的转铁蛋白结合成为转铁蛋白复合体,并将铁运送到骨髓和其他组织中,被幼红细胞和其他需铁的组织摄取。在幼红细胞中,大部分铁蛋白解离后转运至线粒体,与原卟啉相结合形成血红素,血红素再与珠蛋白结合生成血红蛋白。(4min)
储存和排泄:体内的铁除身体能利用的量外,多余的铁则以血红蛋白铁(67%)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储存于肝、脾和骨髓等器官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正常男性的储存铁约为1000mg,女性仅为300~400mg。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铁的排泄总量不超过1mg。主要通过胃肠黏膜脱落细胞、胆汁而经粪便排出,少数可从汗液、尿液排出,哺乳期妇女还可经乳汁排出。女性一次月经失血量为20~40mg。(4min)
2)缺铁性贫血的病因(10min)
根据贴的生理代谢过程,启发学生们思考代谢过程的哪些环节异常可导致缺铁性贫血?(2min)
贴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1min):妇女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的妇女需铁量增加,如饮食结构不合理而导致铁摄入量不足则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铁吸收不良(2min):主要与胃肠功能紊乱或者某些药物作用,导致胃酸缺乏或胃肠粘膜吸收功能障碍而影响铁的吸收有关。常见于胃肠道疾病、 抑酸剂以及H2受体拮抗剂等。
铁丢失过多(5min):慢性失血是成人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病因。反复多次少量地失血,如消化性溃疡、肠息肉、月经过多、钩虫病、痔疮等,可增加铁的丢失,使体内储存铁逐渐耗竭。
研究新发现: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也是缺铁性贫血IDA的重要重要病因之一。初步认为与上述三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有关。另外有研究显示推测Hp感染导致IDA的机制如下:
铁是HP 生长繁殖所必须的生长因子,而乳铁蛋白是HP 铁的重要来源。HP 具有类似于人类铁蛋白的铁结合蛋白Pfr和乳铁蛋白结合蛋白,后者可利用肠道粘膜细胞表面乳铁蛋白中结合的铁。HP 感染情况下,胃粘膜和胃液中乳蛋白水平增加,提示在HP 感染条件下,骨髓等部位的铁可能被转运至胃粘膜,从而影响机体造血对铁的需求。此外,有作者推测胃粘膜处定植的HP 可竞争性地消耗铁,从而增加机体对铁的需求量。
胃粘膜处定植的HP 可降低胃液中VitC 的浓度,从而降低肠道对铁的吸收,而HP 根除后胃液中VitC 浓度即恢复正常。
HP可导致的胃粘膜的损伤和出血。
3) 发病阶段(5min)
a)储存铁耗尽(iron depletion,ID):储存铁减少,合成Hb的铁未少;
b)缺铁性红细胞生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传热学(全套714页课件课件).pptx VIP
- 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语文4 小公鸡和小鸭子课件.pptx VIP
- 课-铜版纸彩印市场哲学数学原理完全配图手册缠中说禅.pdf VIP
- CQCIO_001—2019软件及信息化工程造价规范(V5.0) 2019 28页.pdf VIP
- 互联网技术全国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大纲PPT.docx VIP
- (完整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经验交流.pptx VIP
- (完整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经验交流.pptx VIP
- 插画人物头像课件.pptx
- 20210820-申万宏源-申万行业分类标准2021版说明.pdf VIP
- 2025年最新全国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试题和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