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固 科学教育家 2008年5月第5期 学术性·实践性·理论性 355
嚣嚣甍蒙蓦臻㈦嚣蒙甍蒙蓦臻甍蘸蒙嚣裂蒙舞燕夏惹蒸凳i甍善骶蘸蒙曩;蓦飘甍惹夏装臻蓦甍善骶芝
绿地储水系统在雨水利用中的应用
张康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55)
【摘要】城市雨水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举措.而渗透利用是雨水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城市绿地的人工改
建、处理,增大土壤的渗透系数。使土壤在一场降雨种能够尽风可能多地下渗雨水;另外,下渗的雨水能够储存起来(在下部设不透水
层),储存的雨水利用土壤的毛细作用供植物生长所用。本论文的试验就是顺着这个思路进行,首先进行储水系统土样的试验,主要
是进行土样毛细水上升试验;另外就是根据试验结果设计储水系统并提出在应用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雨水利用;渗透f毛细作用#储水系统
城市雨水利用可实现节水、水资源涵养与保护、控制城市水 (2)将测试容器放入烧杯中.在容器底部铺一张滤纸后放入
土流失和水涝、减少水污染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目标【1]。通 测试料,边放边用捣锤振捣.使密度均匀.并达到所需的干密度。
过对城市绿地的人工改建、处理,使人工绿地同时具有雨水贮 (3)采用封闭条件,在测试料顶面先铺一层塑料布之后,将
存、雨水利用、削减雨洪的作用。一方面,降落于绿地的雨水通 细粒土铺埋在塑料布之上。
过渗透作用.渗透到绿地下面的储水层。达到了削减雨洪的目 (4)往烧杯内加水.将水位保持在容器底部某一位置,水面
的;另一方面,储存于绿地下的雨水通过毛细作用,提升到绿地 高出管底0.5~lcm,在试验过程中水面保持不变。
生长土壤中.供养植物生长。因此,用作储存雨水的材料必须具
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①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保证降雨能够尽 玻璃管中砂土颜色的深浅,测各时间毛管水上升最高点的高度
可能多地渗入储水层.使绿地能获得足够的补给水量。②足够 值(以烧杯中水面为基点),直到上升水面稳定为止。
的毛细水上升高度,保证雨水能够通过毛细作用补充上层绿地。 (6)读数方法,每次读3~4个数。取平均值纪录。
③易于获得、价格低廉。本文通过试验,选出符合条件的储水材 3试验结果分析
料.然后设计出在雨水利用中的应用形式。 3.1按下列公式计算试样的千密度pd及孔隙比e[“:
l毛细水的上升高度及其影响因素 pd=nld/(h·A),e=p-·Gl/pd一1
按物理学概念,在毛细管周壁.水膜与空气的分界处存在着 pd一试样干密度,g/cm3Imd一试样干质量.g;A一试样断
表面张力T。水膜表面张力T的作用方向与毛细管壁成夹角 面积,cm2;h一试样高度.cm;e一试样孔隙比.g;Gg一土粒相对
a.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毛细管内的水被提升到自由水面以上 密度。
高度hc处,分析高度为hc的水柱的静力平衡条件,因为毛细管 3.2数据整理:
内水面即为大气压,若以大气压力为基准,则该处压力pa=0。 表2不同组分毛细水上升高度试验结果
●’l,.oZJHr_o
故t。警
方向角a的大小与土颗粒和水的性质有关.r是毛细管的
半径,Y.为水的重度,上式表明,毛细升高hc与毛细管半径.成
反比。显然土颗粒的直径越小,孔隙的直径(也就是毛细管的直
径)越细,则毛细水的上升高度越大L“。
3.3结果分析:
2试验目的、试验内容、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3.3.1在A、B组分的毛细作用试验中.A组分中粒径小
2.1试验目的
(1)测定不同颗粒组分的毛细水上升高度;(2)研究影响
分中粒径小于2mm的占41.1%,毛细作用上升高度最大为22.
毛细水上升高度的因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