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影响人才流动的制度体系
每个人都有一种身份。狭义的身份是指人在社会上及法律上的地位,广义上说则是指附在人身后的一个复杂的身份体系,包括社会地位、身份证、工资福利保障(含住房)状况、所有制形式、职务、职称、岗位、党群关系、区位、户籍等。人才流动,必然会引起人才身份体系的变化,从而必然受到管理人才身份体系的制度体系的制约。人才身份体系的管理制度主要有户籍登记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职称评定制度、工资福利制度、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身份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构成了影响人才流动的制度体系。
一般而言,在人才流动过程中,人们关注的主要有人才区位、户籍、社会保险、工资福利、所有制形式、职位等身份体系的内容。从人才流动的动机来看,人们总是努力向经济发达、创业环境较好的区位流动,旨在通过流动改变自身身份,追求较好的福利和较大的发展空间。这种在经济方面追求较高的待遇、收入,在社会方面追求改变身份,谋求更大发展空间的动因,是促进人才流动的内在根本动力。但是,由于户籍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社会保险等身份体系管理制度的约束,人才流动受到种种限制。因此,人才流动的内在动力主要来源于人才的主观意愿,阻力主要来自于限制人才身份改变的制度制约。
二、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才身份体系管理制度是由经济体制决定的,因此人才流动与体制改革紧密相联。分析经济体制制度变迁的路径、方式以及不同的人才身份体系管理制度对人才流动的影响,有利于我们把握人才流动体制性障碍的本质特征。
(一)经济体制变迁、人才身份体系管理制度变化对人才流动的影响
我国经济体制变迁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演进。从形式来看,我国经济体制变迁,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采取的都是渐进式的发展模式。这种渐进式的模式避免了极端情况的出现,但出现了新旧体制长期并存的局面,给人才流动带来了许多不可理解的、复杂的体制性障碍;在制度变迁的方式上,经济体制变迁以“自上而下”式的强制性变迁为主导,但又辅以“自下而上”式的诱导性变迁。以政府强制性为主导的经济体制变迁过程,决定了人才身份管理制度体系的条块分割、部门壁垒特征,导致人才流动举步唯艰。“自下而上”式的诱导性变迁,却又让部分地区迫于经济发展需要,出台了不少“土政策”,推出许多地方特色“套餐”,使不同的地区人才身份体系管理政策不一样,虽然活跃了小范围的人才流动,但却造成了大范围新的人才流动障碍。
1.新旧体制并存,人才流动的制度成本加大。旧体制的克服意味着利益的再分配,必然要触及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从而必然遭到这部分人的强烈反对。户籍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变迁敏感而又缓慢就是很好的例证。人才身份管理制度体系关系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由于人们的求稳惧变心理,在两种体制并存的局面中,人才流动必然产生对旧体制的历史路径依赖,从而让人患得患失,加重人才心理负担,增添职能部门办事的复杂程度和难度,加大人才流动的制度成本。
2.户籍管理制度的“两分法”,人为地将居民分为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成为工农差别的标志性特征,也成为人才流动最大的制度性障碍之一。农村人才本事再大,如果没有城市户口,很难在城市择业和落脚,即便找到工作,待遇上也明显不如城里人,很不公平,严重挫伤农村人才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严格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下,人才流动如果不是正常工作调动,户口就不能迁移,给流动人才的工作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3.社会保险制度不配套,不完善,给人才流动带来新的体制性障碍。当前,社保中影响人才流动的突出问题有三:第一,由于身份的界限,不同单位的人才享受的社保险种和投保额并不相同,单位所有制不同,在社保中享受的待遇不同;第二,社保政策统一性不够,不同的地区有关社保政策有差异,各地缴费标准、政策与实施办法不统一,人才流动后社会保险待遇会不同;第三,社保政策的连续性较差,政策改来改去,过去的承诺无法兑现。此外,目前社会保障社会化程度较低,覆盖面狭窄。
4.人事管理制度上,形成了一分为二而又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具体而言,出现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部门与人事管理部门的多头管理,两个人事管理部门的一些政策如职称评定、工龄计算、社会保险缴费年限计算等政策不协调一致,造成人才流动的人为阻力。传统的身份管理制度、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职称评审制度、工资分配制度等带有严重的计划与行政命令色彩,制约人才流动。特别是身份管理制度,不经过组织的严格审批,农业人口身份与非农业人口身份是不能改变的,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的界线是不能跨越的,农民、工人、干部三种身份之间壁垒森严,严重制约了人才的流动和发展。这是一种人为的人口群体划分和管理行为,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当时为了控制城镇人口增长,缓解城镇就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