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面床准备在治疗体表慢性溃疡中作用.doc

创面床准备在治疗体表慢性溃疡中作用.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面床准备在治疗体表慢性溃疡中作用

创面床准备在治疗体表慢性溃疡中作用【摘要】 目的:观察应用“创面床准备”方案治疗体表慢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98例体表慢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9例,治疗组按“创面床准备”方案将创面分为黑、黄、红、粉四期,对处于不同时期的创面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对照组创面采用常规换药治疗。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黑期→黄期(3.9±1.7)d VS.(6.0±2.4)d、黄期→红期(12.5±4.9)d VS.(19.5±6.5)d、红期→粉期(11.8±6.3)d VS.(20.5±8.2)d、粉期→创面愈合(10.5±5.0)d VS.(16.5±6.9)d,各分期间演进时间明显缩短(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98例体表慢性溃疡患者首先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营养状况、有无糖尿病、下肢静脉功能、创面感染情况、躯体运动能力等),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治疗组按“创面床准备”方案,进行规范化的创面处理。(1)黑期:主要针对此期较多的坏死性负荷、细菌性负荷、细胞性负荷,采用外科及外源性胶体酶进行清创。(2)黄期:主要针对存在的感染、过度的炎症反应、大量的炎性渗出液,应用水胶体敷料保持相对湿润的创面微环境,并对存在的坏死组织进行不同形式的再清创处理。(3)红期:采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并用超薄水胶体敷料保护创面。(4)粉期:采用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创面上皮化,使用脂质型的水胶体敷料保护创面。对照组选用皮维碘纱外敷创面,外层覆盖凡士林纱布及干纱布,每天换药1次。 1.3 疗效判定标准 创面牢固覆盖较多黑色干性坏死组织或焦痂,创周可有胼胝体,从创面处理到肉芽组织填充达5%为黑期;创面坏死组织较少,炎性渗出为主,创面组织水肿呈“腐肉”状,或有少量的陈旧性肉芽组织,创面肉芽组织填充5%~50%为黄期;创面肉芽组织新鲜、红润,创面填充达50%以上为红期;肉芽组织基本填满创基,上皮增殖、爬行或皮岛间融合,上皮覆盖50%以上为粉期。创面愈合标准:创面面积缩小于初始面积的5%以上,创面上皮覆盖达95%以上[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各分期间演进情况 治疗组较对照组,黑期→黄期(3.9±1.7)d VS.(6.0±2.4)d;黄期→红期(12.5±4.9)d VS.(19.5±6.5)d;红期→粉期(11.8±6.3)d VS.(20.5±8.2)d;粉期→创面愈合(10.5±5.0)d VS.(16.5±6.9)d,各分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创面转归及后续治疗 治疗组28例自愈,自愈时间(36.7±20.5)d;16例采取自体游离皮片植皮术,5例采用皮瓣转移术,均达一期愈合。对照组12例自愈,自愈时间(47.9±22.7)d,另37例中3例于红期行自体游离皮片植皮一期愈合,28例于黄期行自体游离皮片植皮,10例一期愈合。 3 讨论 体表溃疡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局限性缺损,一般超过4周未愈的溃疡称为慢性溃疡,体表慢性溃疡病因复杂,病程较长。溃疡创面的愈合概括起来,主要是肉芽组织增生、创面再上皮化及瘢痕形成与创面愈合后改建的过程[3],溃疡久治不愈的原因在于创面肉芽组织苍老、水肿、血供差、创缘上皮生长停滞、纤维环形成、上皮倒挂创壁限制了肉芽组织的生长、阻断了新生上皮向心性移行,加上静脉回流受阻,淋巴液回流障碍,进一步加剧了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导致溃疡长期不愈[4-5]。 体表慢性溃疡的愈合是一个较复杂的机体自身修复过程,影响因素很多,如年龄、营养状况、创面大小、创面感染、合并严重的糖尿病、合并严重的下肢静脉曲张、躯体运动能力下降等。除此之外,慢性溃疡的修复还受细胞因子的调控[6],因此体表慢性溃疡的治疗既要考虑创面局部因素,也要考虑患者的全身情况,按“创面床准备”方案进行处理,这样才更有利于创面的修复。 急性创面的修复过程包括出血炎症期、增生期和成熟期,三期间呈现连续的阶联反应,其中从炎症期迅速进入增生期是创面愈合的关键。慢性创面局部呈现延长的炎性阶段,其创面局部炎症反应强度较低,炎症反应时间延长,不能进入增殖期,创面肉芽组织形成不足,已形成的肉芽组织老化,缺乏新生血管长入,缺乏创面愈合所需要的阶联反应[7],致使创面经久不愈。 对慢性创面的认识,近年来有三个里程碑式的进展[1],于上世纪60-70年代西方学者提出“湿性创面愈合”理论,即湿性创面环境能够加快上皮细胞增生移行的速度,促进创面的愈合,为此开发出了一系列的新型敷料,包括水胶体敷料、水凝胶敷料、藻酸盐敷料等,这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