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高职学生内涵建设.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做好高职学生内涵建设

如何做好高职学生内涵建设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7-0169-01 摘要:高职大学生因其实用的操作技能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学校对这一群体在内涵建设方面的还存在不足。为了能更好的让高职大学生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国家,应当以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各级团总支学生会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内涵建设;高职学生;高职院校 一、目前我国高职学生内涵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的发展绝不仅仅是单纯地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的,内在动力还来源于每一个人的内涵。就高职生的内涵建设提出以下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心与心的交流和较高的社会公德心 高职学生缺乏正确的为人处事方法和与人沟通的技巧,主要表现为思想比较简单,交谈内容比较浅显,行为方式比较单一,甚至有的学生语言比较粗俗、行为较为不雅、经常性的大声喧哗和破坏公共设施等一系列违背文明素质的行为。以寝室为例,通过经常性地走访学生寝室后,许多学生的日常生活就只是上网,整天面对的就是冰冷的电脑屏幕,很少与寝室的室友进行内容丰富的交流和话题有特色的讨论,很少能够做到深层次的交心谈心和思想观点的碰撞而迸发出激烈的火花。每当遇到寝室内的一些突发事件时,例如:停电,停水等。就会发生许多学生的大声喧哗、起哄,甚至大肆破坏寝室公共设施等严重缺乏社会公德的行为。 (二)缺乏奋斗精神与自信心 高职生经常性的聚会、吃喝、上网、泡吧,生活十分堕落。在学习上,经常性的迟到、旷课,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半灌水响叮当,考试不及格甚至作弊;在思想上,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总是沾轻怕重,停滞不前。而且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他们不能自信地展示自己应有的能力,特别是心理抗打击能力较差,一遇到挫折就情绪低落,自暴自弃。 (三)缺乏创新精神又好高骛远 学生总是被动地接收外界发出的信息,很少能够主动地、积极地去思考。而教育方式的简单化也使高职学生成为工厂批量生产的“产品”。虽然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组织参与的同学很多,但是活动内容同样比较单一,没有很好地打造品牌活动,形成广泛的影响力,不能很好地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有些高职生空有理想和抱负,却又好高骛远,考虑问题不切实际,经常性地做一些自己能力达不到的事情。 二、具体解决方法和措施 丰富和完善高职学生的课余时间活动是提高他们个人内涵的重要方法。各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发挥学院各级团总支学生会的主导作用,以此为平台和阵地,利用课余时间有针对性地广泛地发动和开展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具体方法是: (一)明确活动的精髓——认知、实践、收获、启发、创新、改变 院团委和各系团总支学生会在每举办一次活动之前都应该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举办这次活动,它的目的是什么?一个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绝不是简单地依靠表面上的各种唱歌、跳舞、表演和演讲等各种文化体育的活动形式来达到的,而是通过以这些形式多样,内容各不相同的活动为载体,循序渐进地、潜移默化地不断地修饰和完善一个人内心的深处,塑造一个健康的人格和灵魂,从而达到改变一个人内在思想道德品质的效果。只有在以实现在这目的为前提的情况下,才能够开展各种活动。 (二)加强学生会制度建设 我认为院团委和各系团总支学生会应该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组织体系,包括: 1.明确自身整个团体存在意义和目的;2.充分了解自身所要服务的对象和群体;3.在自身内部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4.拥有合理的监督和考核办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5.每次活动都必须要有详细的活动方案;6.根据各个部门工作职责制定人才选拔标准;7.各部门之间应有良好的互动和必要的协调。 (三)提高活动质量和影响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每次活动不仅要注重整个活动的过程,还要十分注重每个活动结束后,是否会有较深远的影响,这就需要制定一整套完整的活动前期和后期的开展计划和巩固方案,从而更好地将各种活动的精髓融入到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当中去。校园活动要营造健康的、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都能不断地从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不自觉地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利用校园内各种传播媒介,如:校园广播站、校报、系刊、宣传栏、网络等多渠道地开展优秀精神文化活动的宣传。同时,还应培养和建立一只干练的学生干部队伍,经常性的深入到普通同学当中,了解和引导广大同学养成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道德行为标准。 参考文献: [1]陈三俊.论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6期174-175 [2]齐志明.校园文化在德育中的作用[J].中国职业教育,2002(11)48-49 [3]张建红,魏美凤.大学生精神状态“脆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