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和蔬菜产品的质量.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果和蔬菜产品的质量

果蔬产品的质量构成与评价 果品蔬菜是一类特殊的商品,其质量主要由卫生质量、感官质量、理化质量三方面构成。质量的好与坏,一般均依据产品的标准来判断。 (一)卫生质量 卫生质量是指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的品质指标的总和。它主要包括果蔬表面的清洁程度,果蔬组织中的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及其他限制性物质如亚硝酸盐的含量等的限量。因为果蔬室供食用,所以这些因素都是关系到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如果果蔬表面不清洁,尘土、杂质和微生物就会超标,影响食用者的健康,甚至导致疾病。新鲜果蔬的卫生安全质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农药残留   当我们餐桌上果蔬的种类和产地越来越丰富时,有关农药残留的问题也就再没间断过。“哪些蔬果可能农药多、哪些蔬果含农药少?”、“怎么才能尽量减少吃进去的农药?”成了很多人唠家常时说地最多的话题。还有人以此为商机,卖起了果蔬解毒机和农药降解剂。黄瓜、草莓、油菜农药较多   2008到2009年,绿色和平组织曾对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中多家大型超市的17种蔬菜、水果进行过抽样检测,结果显示,农药残留量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黄瓜,含有4—13种不同农药残留;草莓,含1—13种;油菜,含1—12种;其次为豇豆、砂糖桔、荷兰豆、扁豆、芥菜、小西红柿和菠菜。虽然卫生部为此专门回应,指出这些蔬果中的农药残留其实都没有超出国家规定的标准,但在老百姓心里,多少还是留下了一些怀疑与阴影。   “其实,蔬果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姜微波和博士生导师李里特都对《生命时报》指出,市场上90%多的蔬果都是符合国家农药残留标准的。 重金属等有毒害物质的污染 1、原因。蔬菜是最易“吸收”重金属元素的农作物,因此土壤被环境重金属污染后,生长的蔬菜与其它作物相比,蔬菜对多种重金属富集量大得多,经证明,在被污染的土壤里生产出的蔬菜的有毒物质含量可达土壤中有害物质含量的3-6倍。(按:人畜食用了被重金属 污染的蔬菜后,在体内浓缩积累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如被列为世界八大公害典型之一的日本富山县的骨痛病 ,就是由重金属镉污染引起的 ;我国广西一些被镉污染的地区,人体的镉含量高出正常人的7倍。,X光检验,人体骨骼也已显著病变。) 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较低 农药残留(Pesticide residues), 是农药使用后一个时期内没有被分解而残留于生物体、收获物、土壤、水体、大气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 代谢物、 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施用于作物上的农药,其中一部分附着于作物上,一部分散落在土壤、大气和水等环境中,环境残存的农药中的一部分又会被植物吸收。残留农药直接通过植物果实或水、大气到达人、畜体内,或通过环境、食物链最终传递给人、畜。农残剥离器可以降解水果蔬菜表面的农药残留. 药残留问题是随着农药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而产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主要是含砷或含硫、铅、铜等的无机物,以及除虫菊酯、尼古丁等来自植物的有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工合成有机农药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化学农药年产 量近200万吨,约有1000多种人工合成化合物被用作杀虫剂、杀菌剂杀藻剂、除虫剂、落叶剂等类农药。农药尤其是有机农药大量施用,造成严重的农药污染问题,成为对人体健康的 严重威胁。 据了解,美国有1万多项农残检测标准,日本有5万多项,欧盟更是高达14.5万项之多,相比之下,截止到2011年底,我国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仅为2293项,这也是公众担忧的最大原因:同一种水果,国内和国外却实行两套标准。叶纪明坦言,在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我国确实存在历史欠账。不过庆幸的是,我国农药残留超标率和残留检出值都已逐年下降,而且高毒农药的比重已经降到3%以下,走在世界前列。 (二)感官质量 食品的感官检验是根据人的感觉器官对食品的各种质量特征的“感觉”,如味觉、嗅觉、视觉、听觉等,并用语言、文字、符号或数据进行记录,再运用概率统计原理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对食品的色、香、味、形、质地、口感等各项指标做出评价的方法。本文对于食品感官检验技术的定义、依据、要求、优势及方法、意义等进行了简单的概括。 食品质量感官鉴别就是凭借人体自身的感觉器官,具体地讲就是凭借眼、耳、鼻、口(包括唇和舌头)和手,对食品的质量状况作出客观的评价。也就是通过用眼睛看、鼻子嗅、耳朵听、用口品尝和用手触摸等方式,对食品的色、香、味和外观形态进行综合性的鉴别和评价。 食品质量的优劣最直接地表现在它的感官性状上,通过感官指标来鉴别食品的优劣和真伪,不仅简便易行,而且灵敏度高,直观而实用,与使用各种理化、微生物的仪器进行分析相比,有很多优点,因而它也是食品的生产、销售、管理人员所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广大消费者从维护自身权益角度讲,掌握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