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见证清王朝定鼎天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沈阳故宫见证清王朝定鼎天下

沈阳故宫见证清王朝定鼎天下努尔哈赤当初从辽阳迁都沈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辽阳汉人太多,他们因为敌视女真统治者,甚至在街上卖的菜中下毒。到了天命十年(1625年),努尔哈赤终于对反金汉人大开杀戒 2012年夏天,在沈阳的一个施工工地,努尔哈赤居住的汗王宫和其第十五子多铎的豫亲王府遗址,被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发现,消逝了数百年的古迹得以重现天日。汗王宫是沈阳故宫的一部分,沈阳故宫是中国仅存的两座古代宫殿之一,它由努尔哈赤始建东路,皇太极营建中路,至乾隆年间扩建西路,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规模:占地6万平方米,建筑90余所,房屋300余间。 沈阳故宫原称盛京宫阙、奉天行宫,作为清朝(后金)君主皇宫的时间不足二十年,但正是它见证了清朝从称雄东北到定鼎天下的历程。 东路:努尔哈赤营造女真风格的大政殿和十王亭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本来只是女真建州左卫一个小部落的酋长之子,继承自父祖的兵员不过数十,但他以“十三副遗甲”起兵后,竟在三十年间削平群雄,统一女真各部,建立了与关内明王朝对峙的后金政权。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后金初建时定都赫图阿拉(在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天命六年(1621年),后金攻陷辽阳,在其城东五里筑造新都,取名为东京。 四年后,努尔哈赤又召集八旗贝勒、大臣,提出要迁都沈阳。虽然群臣极力反对,但是努尔哈赤相信,沈阳四通八达,不管是西征大明、北征蒙古,还是南征朝鲜,在交通上都至为便利。天命十年(1625年),后金迁都沈阳。 努尔哈赤在沈阳城内北门以南修建了汗宫,也就是最近才被发现的“汗王宫”,作为自己的住所;在城中心的位置建造办公场所,也就是现在沈阳故宫的东路建筑。最重要的是大政殿和十王亭,还包括最南边的东、西奏乐亭,以及大殿后的銮驾库,总共有十四座建筑。 我们知道汗王宫的存在,是因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北京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发现了一份《盛京城阙图》,上面清楚地用满文标注了“太祖居住的宫”。对于努尔哈赤的这座寝宫,因为没有留下详细的文字资料,所以研究者仅能凭借现存遗址进行推测。 汗王宫建在沈阳的九门边上,专家分析这可能是出于两种原因,一是危机时方便出逃,二是九门较为坚固,住在这里更加安全。汗王宫只有两进院落,十余个房间,相当简陋,甚至比不上比邻的豫亲王府。汗王宫的大门朝南,东西长3.37米,南北宽1米,残高0.4米,1米多长的南北围墙也依然可见。 因为女真有习俗,部落首领都是住在最高处,所以当努尔哈赤在地处平原的沈阳修建王宫时,就夯土起台,将家安在了高台上。筑在高台上的二进院,发现了由台阶、砖筑台基、夯土等构成的“回”字形,台基南北宽约23.5米。 汗王宫距沈阳故宫大政殿很近,努尔哈赤每天会步行或骑马“上班”,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居住地与办公地分离,这是与汉人皇宫迥然不同的地方。 沈阳故宫东路建筑群以其特有的女真风格闻名,整体布局模仿满人行军时的扎营方式:居中的是大汗的金顶帐篷,两旁各有五个将领居住的帐篷。沈阳故宫北边的大政殿就相当于金顶帐篷。大政殿原名“大殿”,1636年改名“笃恭殿”,康熙时启用今名。大政殿坐落在高1.5米的条石须弥座上,殿顶上八角重檐攒尖,上面覆盖着黄绿色琉璃瓦;殿前两根檐柱上雕刻着两只飞升的盘龙。殿身为三圈柱,外檐柱二十四根,支撑下檐;外槽的八根柱子支撑上层檐;内槽的八根柱子伸向殿顶,托起藻井。这里的雕刻艺术,采用了很多藏传佛教的内容。殿身上有八组、四十八扇隔扇门,关上是墙,打开就是门。 在大殿两侧,十座王亭有序排列,东面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西面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象征拱卫汗权。十王亭上翼角高张,以灰砖砌墙、青铺瓦顶。这其实是后金政治体制在建筑上的反映:汗王与八旗贵族共同执政,以为“君臣合署办事”。努尔哈赤在大政殿处理政务,八旗的固山额真(旗主)们则在八旗亭中办公;左右翼王不常设,只有战时才有,那两座王亭其实是供四大贝勒轮流直时用。 与中国古代传统宫殿的封闭不同,沈阳故宫的东路建筑是开放式的,将宫殿的建筑全都展现在外。东路建筑处处都有“八”的存在,因为努尔哈赤创制了“八旗”制度,奠定了清朝一统天下的基础。这组建筑在“八字形总体布局”的基础上,又以“八角形大殿”配上“八旗衙门”。 沈阳故宫的东路建筑虽然充满了女真民族的特色,建造者却是汉人。鞍山发现的《侯氏宗谱》记载,努尔哈赤“后于天命九年(1624年)间迁至沈阳,复创作宫殿龙楼凤阙以及三陵各工等用。又赐予壮丁六百余名以应运夫差役驱使之用也……”这个指挥600名壮丁工作的人就是辽东汉人侯振举。侯振举是清朝黄瓦窑的“总工程师”,沈阳故宫所用的琉璃砖瓦等建材都是由他监督烧制。 中路:皇太极实现“前朝后寝” 努尔哈赤当初从辽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