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1-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徐悲鸿 徐悲鸿作品欣赏 人不可有傲气, 但不可无傲骨。 返回           返回 田横五百士 大树双马 1940年.国画.群马 群奔 木棉 风雨鸡鸣 梅花通景 庭院 日长如小年 灵鹫 漓江春雨 负伤之狮 印度牛 欣赏014 泰戈尔像 返回 聂耳(1912—1935年)中国作曲家。云南玉溪人。出身清寒,自幼爱好音乐,能奏多种民族乐器。中学时即秘密加入共青团。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5年拟取道日本赴苏联,7月17日在日本鹊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逝世。创作歌曲有《义勇军进行曲》等30余首,集中表现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坚强意志和工农群众的苦难与反抗,是我国无产阶级音乐的先驱。 返回 聂耳的小提琴和弓 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词,聂耳曲。原为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作于1935年4月。5月,百代公司录制了由袁牧之等人演唱的唱片,广泛传唱。乐曲富于动力,象征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曾长时间激励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志,建国时被定为国歌。 返回 义勇军进行曲 冼星海(1905—1945年)中国作曲家。广东番禺人。因家贫先后半工半读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和法国巴黎音乐学院。1935年毅然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赴延安,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赴苏联为在延安拍摄的影片《延安与八路军》配乐,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   作品有《黄河大合唱》合唱等四部,歌曲《到敌人后方去》等约500首,交响曲《民族解放》等两部及管弦乐《中国狂想曲》等。他继聂耳之后,以更广泛的题材、体裁,更丰富的艺术手法,表现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对全国军民的抗日战争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 冼星海作品欣赏 返回 冼星海和《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   光未然词,冼星海曲,由九个乐章组成。1939年作于延安。以黄河两岸人民抗日救国的英勇斗争为题材,歌颂祖国的伟大和人民的勤劳勇敢。音乐气势磅礴,强烈地反映出时代精神,并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是我国音乐艺术的不朽杰作。 返回 音乐欣赏: 《黄河大合唱之保卫黄河》、 《到敌人后方去》、 《游击军》、 《在太行山上》 冼星海作品欣赏 返回 作品欣赏 保卫黄河 1、 阅读已学课文中有关抗日救亡音乐作品的内容。 2、 收集有关介绍抗日救亡歌曲的词曲作者、词曲内容、创作的具体背景等方面的资料。 3、 通过重温抗日歌曲,体会和探讨以下问题: ????A、 为什么说抗战歌曲是伟大的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呐喊与呼唤,是华夏九州慷慨悲壮的救亡曲、正气歌、民族魂? ????B、 为什么说抗战歌曲是一部反映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战争,并最后取得胜利的绚丽的历史画卷? ????C、 为什么说抗战歌曲是二十世纪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光辉典范? 探究任务 民国时期进步文学艺术家成就简表 类别 人物 代表作 文 学 鲁迅 郭沫若 赵树理 丁 玲 艺  术 美术 徐悲鸿 音 乐 聂耳 冼星海 《狂人日记》《孔乙已》 《屈原》 《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黄河大合唱》 《义勇军进行曲》 《愚公移山》 《田横五百士》 * 中国 近代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1891--1946)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倡平民教育,又提倡乡村教育,他创办了晓庄学校。 1939年7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新型学校,这是育才学校门前的小学生 问题、回忆中国近代史,分析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背景、发展原因和历史地位? 1、社会背景:在半半社会环境下,内战频仍、外敌入侵、统治者轻视科技、社会经济落后等因素,使近代中国缺乏有利的社会条件,从而制约了近代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2、发展原因:“科技救国”思潮的推动、詹天佑等科技工作者积极学习西方科技并加以创新、洋务运动引进外国科技,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引进、新式学堂教育的发展等,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中国。 问题、回忆中国近代史,分析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背景、发展原因和历史地位? 历史地位:中国虽然出现了“侯式制碱法”等一部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但总体水平落后于西方。这说明科技的整体发展水平取决于有利的社会环境,更取决于政府的重视程度和教育发展水平。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 新式教育的开端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 文学、艺术家 考生看榜图 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 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善 明朝--科举制度的发展 宋朝--科举制度的鼎盛 清朝--科举制度的衰落 古代科举制度 阅读课文第一段内容,回忆封建时代的教育制度,选官办法。说一说为什么要进行教育改革(原因)? 因为沿用明朝的教育制度,学校以四书五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