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 发酵工业无菌技术
本章内容 一、概念 二、发酵工业污染的防治策略 三、发酵工业的无菌技术 四、培养基及设备灭菌 五、空气除菌 一、概念:灭菌、消毒、除菌、防腐 灭菌(sterilization):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死物料或设备中所有有生命物质的过程。 消毒(disinfection):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空气、地表以及容器和器具表面的微生物。 除菌(degermation): 用过滤方法除去空气或液体中的微生物及其孢子。 防腐(antisepsis):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 消毒与灭菌的区别 消毒与灭菌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二、发酵工业污染的防治策略 (一)污染的危害 (二)污染的防治 1.染菌的不良后果 消耗营养 合成新产物;菌体自溶、发粘等造成分离困难 改变pH 分解产物 噬菌体破坏极大 2. 染菌危害的具体分析(1)染菌对不同菌种发酵的影响 A.细菌 谷氨酸:发酵周期短,培养基不太丰富,较少染杂菌,但噬菌体威胁大。 肌苷:缺陷型生产菌,培养基丰富,易染菌,营养成分迅速被消耗,严重抑制菌生长和合成代谢产物。 B. 霉菌 PenG:青霉素水解酶上升,PenG迅速破坏,发酵一无所获。 柠檬酸:pH2.0,不易染菌,主要防止前期染菌。 C. 酵母菌: 易污染细菌以及野生酵母菌 D. 疫苗:无论污染的是活菌、死菌或内外毒素,都应全部废弃。 (2)染菌种类对发酵的影响 青霉素:怕染细短产气杆菌 链霉素:怕染细短杆菌、假单孢杆菌和产气杆菌 四环素:怕染双球菌、芽孢杆菌和荚膜杆菌 柠檬酸:怕染青霉菌 肌苷(酸):怕染芽孢杆菌 谷氨酸:怕染噬菌体,易造成连续污染 (3)不同发酵时期染菌对发酵的影响 种子扩大时期染菌:灭菌后弃去 发酵前期染菌:应迅速重新灭菌,补充必要的营养成分,重新接种 发酵中期染菌:挽救困难,应早发现,快处理,处理方法应根据各种发酵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来决定 抗生素发酵 柠檬酸发酵 a. 污染细菌:加大通风,加速产酸,调pH3.0,抑制细菌。 b. 污染酵母:加入0.025~0.035g/L CuSO4抑制酵母;通风加大,加速产酸。 (3)不同发酵时期染菌对发酵的影响 柠檬酸发酵 c. 染黄曲霉:加入另一罐将近发酵成熟的醪液,pH下降,黄曲霉自溶。 d. 青霉菌:在pH很低下能够生长。提前放罐。 发酵后期污染 染菌量不太多,可继续发酵 污染严重,则提前放罐 杀菌剂的添加:前期无必要,增加成本; 发现后加入,效果要具体评价 (4)杂菌污染对发酵产物提取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丝状菌发酵被产酸菌污染:pH不断下降,菌丝大量自溶,发酵液粘度增加,过滤困难。 处理方法:①将发酵液加热后再加助滤剂;②先加絮凝剂使蛋白质凝聚后沉淀。 杂菌分泌较多蛋白质杂质时,对发酵后处理过程中采用溶媒萃取的提取工艺非常不利,使水相和溶媒之间极易发生乳化。 1. 染菌的检查与判断 显微镜检查法 镜检出杂菌需要一定时间 平板划线培养或斜面培养检查法:菌落 噬菌体检查可采用双层平板法:噬菌斑 肉汤培养检查法 发酵过程的异常现象判断 DO2水平异常变化 pH异常变化 尾气CO2异常变化 污染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 ①?种子带菌 ② 无菌空气带菌 ③ 设备渗漏 ④ 灭菌不彻底 ⑤ 操作失误 ⑥ 技术管理不善? 预防 种子带菌的防治 灭菌彻底 接种可靠:无菌室及设备可靠,无菌操作可靠 保藏可靠 过滤空气带菌的防治 设备的渗漏或“死角”造成的染菌及其防治 “死角” 发酵罐的“死角” 法兰、内衬、接口、表头、罐内部件及其支撑件如搅拌轴拉杆、联轴器、冷却盘管、挡板、空气分布管及其支撑件 口:人孔(或手孔)、排风管接口、灯孔、视镜口、进料管口 发酵罐罐底脓疱状积垢造成“死角” 消除方法:加强清洗并定期铲除污垢;安装放汽边阀 管道安装不当或配置不合理形成的“死角” 预防 培养基与设备灭菌不彻底的防治 原料性状:大颗粒的原料过筛除去。 实罐灭菌时要充分排除罐内冷空气。 灭菌过程中产生的泡沫造成染菌:添加消泡剂 防止泡沫升顶 连消不彻底 :最好采用自动控制装置 灭菌后期罐压骤变 死角 操作不当造成染菌 噬菌体染菌及其防治 采取哪些措施能够保持无菌发酵? 物料、培养基、中间补料要灭菌; 发酵设备及辅助设备(空气过滤装置、各种发酵罐进出口连接装置)和管道要灭菌; 好气发酵通入的空气要除菌; 种子无污染;接种无菌操作过关; 为了保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