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综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65例
综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65例河南省淇县人民医院按摩科(456750)
关键词腰三横突综合征综合治疗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又称之为“腰三横突周围炎”,或“腰三横突滑囊炎”。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1]。其治疗方法很多,笔者采用以手法复位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该类病人,共观察6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65例中,男性38例,女性27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20岁;病程最长者12年,最短1年;右侧疼甚者31例,右侧甚者22例,双侧均痛无差别12例;X线正位片显示腰三棘突在棘突尖连线上明显左偏者23例,右偏者15例,不偏者27例。?
患者腰部一侧或双侧疼痛,晨起弯腰时疼痛加重,弯腰直起时困难,稍事活动则疼痛减轻,疼痛多呈持续性。少数患者主诉腰部慢性或间歇性酸胀、疼痛、乏力,其疼痛向臀部或大腿外侧乃至膝关节平面放射。脊柱划痕试验大多可发现划痕在腰三横突处向一侧弯曲。多数病人的正位X线片上可显示腰三椎体棘突偏离正常位置。?
2治法
2.1后关节复位法:病人取俯卧位,医者站在患者一侧,医者在病患侧的软组织远端,先用掌根按揉法或?法,自上而下往返3~5次,而后在阿是穴作弹拨10~20次,力量由轻到重,再以阿是穴为中心作搓揉等法。再重复腰部的按揉法或滚法,沿膀胱经循行而下,经臀部、大腿的后侧上下往返3~5次,按压肾俞、秩边、居?、环跳、委中等穴。然后在腰三横突处先用指按弹拨的手法,做与条索状物相垂直的方向向上弹拨,弹拨与上下按揉手法交替进行,反复2~3次。采用侧扳法或坐位旋转复位法[2]。坐位旋转复位法即让患者坐位,腰部前屈、助手立于患者前方,一手扶住患者肩部,另一手协同双膝固定患者下肢及骨盆。术者立于患者后侧,用一手拇指顶推第三腰椎棘突,另一手从患者腋下穿过按住其颈项部,然后前屈,侧屈至最大限度时,各方面协调动作,使患者腰椎作进一步旋转扳动。此时常可听到关节复位的响声。侧扳法即患者侧卧位,下肢伸直患侧在上,术者面对病人站立,两手分别挟按患者肩前部及臀部,在腰部被动旋转至最大限度后,同时用力作相反方向的扳动,此时常可听到关节复位声。最后以擦法沿骶棘肌纤维方向施治,以透热为度,结束手法。?
2.2封闭方法,对于病程较长或横突尖压疼明显者,用醋酸强的松龙50mg、2%普鲁卡因16ml、VitB12500μg,在病变横突尖处作扇形注药,每周1次。?
3疗效评定
痊愈:症状和体征消失,腰部活动自如;显效: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失,腰部活动自如;好转;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腰部活动仍有一些障碍;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变。
经过1个疗程(15次)治疗65例,痊愈41例,占61.5%;显效15例,占23%;好转10例,占15.4%;无效:无。总有效率100%,其中10次治愈者21例,占34.6%。?
4讨论
腰三横突综合征在祖国医学上属痹证之列。第三腰椎位于腰椎生理前凸的顶点,是腰椎活动的中心,是腰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弯、旋转活动的枢纽。腰三横突在诸腰椎横突中最长,腰大肌、腰方肌、横突间韧带等软组织附着在上面,腰部任何运动,均使腰三横突顶端承受反复的牵拉和磨动,所以受损机会最多,容易与周围组织发生摩擦,牵拉和压迫刺激后形成局部渗出粘连筋膜增厚,肌肉挛缩而形成腰三横突综合征。?
推拿手法通过按、揉、?、弹拨起到舒筋活血、行气止痛,使软组织周围血液循环改善,有利于无菌炎症渗出和充血消散。手法复位可整复紊乱的后关节,恢复脊柱平衡。再点按经穴,疏通经络,舒筋理气,以达“通则不痛”。对病程长者,除上述治疗外,再辅以封闭疗法,达到局部消炎、松解粘连、镇痛之功效。?
本病早期治疗,效果好,疗程短,病人痛苦少。?
参考文献
[1]陆裕朴,胥少汀,葛宝丰,等.实用骨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113、7
[2]张有?,中国按摩大全.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3,165、166357、358.?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