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臻元帅故居从江津小院走向全中国.docVIP

聂荣臻元帅故居从江津小院走向全中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聂荣臻元帅故居从江津小院走向全中国

聂荣臻元帅故居从江津小院走向全中国● 最美故居提名:聂荣臻元帅故居 ● 地理位置:故居位于江津市吴滩镇郎家村,陈列馆位于江津城区西郊 ● 重要档案:聂荣臻元帅诞生、生活、学习和成长过的地方。整体构造属四合院土木建筑,仅有一重堂(原为三重堂),分内院和外院两层。 ● 提名理由:四周环绕着沃土良田;两侧翠竹葱郁,树木成荫;院内鲜花吐蕊,鸟语欢歌;房前左右各有一口池塘,波光粼粼,构成了宜人的田园风光。 聂荣臻元帅故居是原名石院子,座落在江津市吴滩镇郎家村,距江津城区38公里。 故居原是三重堂样式的住宅,优雅古朴。1923年秋,被土匪焚烧仅存西北角两间偏房。1985年江津县委决定重建聂帅故居,2月14日,聂帅办公室致信江津县委:“……要求修复故居时不要占任何老田,不要铺张浪费。修复后的旧居周围,希望栽种松柏竹子。”1988年7月1日,中共江津县委、县人民政府为修复聂荣臻故居隆重举行了奠基仪式,是年国庆节竣工对外开放。 修复后的聂荣臻故居整体构造属四合院土木建筑,仅有一重堂(原为三重堂),分内院和外院两层,青瓦土墙,古朴庄重。庭院墙外广场宽阔,道路通达,四周环绕着沃土良田;两侧翠竹葱郁,树木成荫;院内鲜花吐蕊,鸟语欢歌;房前左右各有一口池塘,波光粼粼,组成了重庆地区特有的田园风光。 据聂姓家谱记载,聂荣臻的第七八代先祖,为了生存,由江西迁徙到贵州不久,再迁到江津,折价买下了原为王氏家族的三重堂石院子,在这里定居下来。到了第十二三代,聂姓已成为当地的大家族。 1899年12月29日,聂帅就诞生在这个普通石院子西北角。当时石院子共住4家人,聂仕先(聂荣臻的父亲)仅住四分之一。童年的生活给聂荣臻打下深深烙印的是生活的艰辛、岁月的动荡、农民生活的苦难和人世间的不平。忠厚善良的聂仕先夫妇同情孤贫,父母的为人、处事、言传、身教让聂荣臻养成了忠厚的品德,善良的心地,事业的勤奋,生活的简朴等诸多品质。 1914年秋,聂荣臻考入永川陈食高等小学堂高级部第三班,开始了他的独立生活。在陈食小学期间并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勉励自己努力学习。1917年春,聂荣臻转入江津九如镇高等小学一班就读。1917年8月,聂荣臻考入江津县立中学第八班,9月4日入学。在江津中学就读期间,聂荣臻珍惜学习良机,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一面就当时国内外发生的许多重大事变不断思考,寻求真理,并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19年秋,聂荣臻赴法勤工俭学时,这时,他才在这个石院子中,与乡亲们依依不舍地告别。 现在的聂荣臻故居中,展览陈列出了聂帅青少年时期使用过的生活用品、玩具、学习用品等40余件文物,珍贵图片100余张,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聂帅一生的生活轨迹,记录下了他在年轻时参加爱国学生运动的动人场面和在各个战斗时期的辉煌业绩。 如果到了聂帅故居,当然也不得不去瞻仰一下江津的聂荣臻元帅陈列馆。陈列馆由主馆和铜像广场组成,占地约20亩。主馆内共陈列照片近300张,文物、史料400余件,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和书,画名家创作的书画近百件,此外还收藏照片3000余张,文物数百件,名家字画500余件,聂帅生前藏书近万册。 同时,馆内还陈列了建国50周年阅兵式中展示的国产先进武器装备、长征系列火箭、各种人造卫星等声光电结合的模型40余件。尤其是卫星发射模拟演示,通过巨大沙盘和声、光、电综合效应,展示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现场。卫星发射程序、火箭卫星在太空的飞行姿态,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故居保存了旧貌,显得普通而平凡。故居内现还藏有刘帅当年使用的书籍,物品复制件,分布在他居住的卧室、父母居室、灶房及堂屋——一间被他父亲“泥脚文人”刘文炳命名为“权理堂”书室,供人们触摸追忆这位伟大开国元勋的童年时光。 在旧居的基础上,人们还开辟了纪念馆缅怀刘帅。纪念馆为现代仿古建筑,依山势而建,高低错落,琉璃瓦,白粉墙,分内外两面进院落,建筑面积达2343平方米,纪念馆共设有六个展厅,陈列着大量的珍贵文物、历史图片及有关重要文物资料,充分展示了刘伯承元帅伟大光辉的一生,已成为重庆市重要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