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碑重庆精神堡垒及烫金名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放碑重庆精神堡垒及烫金名片

解放碑重庆精神堡垒及烫金名片● 地理位置:渝中区 ● 重要档案:解放碑的全称是“人民解放碑”,它代表着和平与解放。位于民权路、民族路和邹容路交汇处,它是抗战胜利和重庆解放的历史见证。它还是全国唯一的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碑。“人民解放碑”碑体绝大部分呈白色,间或掺杂浅棕色条纹,整体形状为下大上小的八角形方柱。 ● 最美理由:抗战胜利和重庆解放的历史见证,全国唯一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碑,重庆城市精神的最佳体现,最响亮的城市名片,最具代表性的重庆标志。 任何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标志建筑,而这些标志性的建筑必定都浓缩与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成长。所谓“八百年重庆府,一百年解放碑”,在每个重庆人的心中,解放碑永远是山城的精神象征和经济中心。 明清督邮街——政府枢要所在地 而今解放碑所处的位置,早在几百年前的明清时期,叫做“督邮街”——彼时的督邮街虽不像今日这般繁华热闹,却是政府枢要所在地。“督邮”这个名字许多人看着眼熟,《三国演义》里就有一段“张翼德罪鞭督邮”的故事——历史上的督邮似乎没有什么正面形象,那位把陶渊明逼回乡下,宣称“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官吏,职位也正好是督邮——两个典故刻画了督邮贪得无厌、横行霸道形象的同时,倒也说明了“督邮”手头有权。 步行街故称“督邮街”,倒也并非是真有一位作恶多端的督邮在那办公,督邮职位设立于汉朝,位轻权重,凡传达教令、督察属吏、案验刑狱、检核非法等无所不管。到隋朝时杨坚废郡,“督邮”制度也就走到了头。明清时期重庆的所谓“督邮街”只是沿袭旧时的名称而已,但仍是地方政府驻地,周围聚居着达官贵胄。 清末民初时,督邮街周围一带也并非繁华商业之区,但也并非传闻所说的是一片田野庄稼之地,反倒是多为豪商巨贾们的公馆园林院落之所。那时的督邮街,东接会仙桥,西邻关帝庙,南通苍坪街翻后伺坡直达巴县衙门,北连柴家巷直通临江门。抗战军兴,重庆作为临时首都后,主城区由下半城转为上半城,昔日的官衙街一下子成为了重庆最繁华的街市,督邮衙门早消亡,剩下一条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督邮街”。 战时中国的抗战堡垒 1941年,国民政府为了动员民众抗日,就在重庆市中心建成了一座碑形建筑,名为“精神堡垒”,这就是解放碑的雏形。而城市也围绕着“精神堡垒”迅速繁荣起来,出现了国货公司、宝元公司、新华日报营业部……当时的老招牌和娱乐场所如冠生园、国泰大戏院等至今还存留着,就像一组拓印的老照片,为重庆保留了那个时代最珍贵的民生百态。抗战时的督邮街,是陪都第一繁华大街。著名记者、 散文家程大千先生在《督邮街》一文中写道:“抗战司令台下的吸烟室,东亚灯塔中的俱乐部,皮鞋的运动场,时装的展览会,香水的流域,唇膏的吐纳地,领带的防线,衬衫的据点,绸缎呢绒之首府,参葺燕桂的不冻港,珠宝首饰的走廊地带,点心的大本营,黄金的十字街头……这就是督邮街”。 督邮街较长,有上下之分,原分段名小什字、龙王庙、靴子街、木牌坊、小梁子、会仙桥、督邮街、关帝街、鱼市街。1939年拓宽改造后,一半名民族路,一半名民权路。也正是这年的3月12日,国民政府颁布了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及实施办法,随着“精神总动员”深入里巷,督邮街十字路口建起一座木质堡垒,以示全民抗日救亡之决心。木垒于1941年12月20日竣工,称为“精神堡垒”。以后,在空袭中木垒遭毁,但“精神堡垒”已成为抗日之象征。其地亦成为市民集会之场所。抗战胜利后,“精神堡垒”改名为抗战胜利纪功碑,碑身经过改造和加固,更加接近现在的解放碑。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在碑的底层封存着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的信件,信中赞扬了重庆这座城市在战火中所绽放出的不朽精神,信的落款,正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签名。 从解放到开放 解放碑的最终定名,是于1949年由刘伯承题字并沿袭至今。解放后的解放碑仍然是重庆的中心商业区,是重庆最繁华的都市圈。而当时就已经在解放碑崭露头角的商业机构,很多现在依然繁盛在解放碑商圈一带,这其中最有名的要算“重庆百货商店”了。重百开始叫重庆百货公司,1950年代后期改名为“三八商店”,后来又恢复“重庆百货商店”的名称。重百在解放碑独占鳌头长达30年之久,是这时期全市规模最大、商品最丰富的百货零售店,替代了1940年代赫赫有名的华华公司。 “八一路”在当时已经初具好吃街的雏型。在这条街上集聚了“一四一火锅”、“正东担担面”、“王鸭子”等名小吃。转过街去,还有著名的“吴抄手”。而“陆稿荐”、“经济凉面”、“丘二馆”、“丘三馆”等特色食店则分布在大阳沟口和五一路口。“国泰大戏院”则改名“和平电影院”,且仍是当时解放碑乃至重庆最好的影院。 改革开放后,解放碑一跃成了中国西南地区首屈一指、寸土寸金的“黄金口岸”。特别是重庆直辖后,在它1平方公里的地面上,囊括了购物、旅游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