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从小感受体育之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孩子从小感受体育之魅

让孩子从小感受体育之魅奔跑更快,是为了追击猎物;投射精准,是为了成功捕获;设定游戏规则,集体争抢一头羊或者一只皮球,是为了娱乐,也是要人们牢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体育,源自人类原始的生存需要,而今则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008来北京,2012去伦敦,奥运赛场一次次汇聚着全世界的目光。或许4年前,小宝贝还在妈妈怀里“咿咿呀呀”,今天就已经能和大人一起为选手们加油了。体育赛事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夺冠、破记录,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更体现重在参与的体育精神。 开启宝贝的体育缘 虽然我们不是专业运动员,不能给宝贝专业的体育熏陶,但是出于强身健体的目的,体育依旧需要从娃娃抓起。先了解一下不同年龄段的宝贝都适合做哪些运动吧—— 找一找,身边的运动场 学龄前的孩子或许尚不能理解体育锻炼对于健康生活的重大意义,但经常观看比赛,从欣赏到参与,幼小的心灵里,一颗热爱运动的小种子便悄然埋下。 如果你家宝贝已经学会听指令鼓掌,就可以带他去这些非专业的赛场现场观摩了。 在上海的中心城区,就有收费和免费的运动场地(包括学校操场、绿地运动场等),喜欢运动的人们会自发地组织比赛,有篮球、足球比赛,甚至在沪外籍人士热衷的橄榄球赛,爸爸妈妈不妨和宝贝找地方坐下观看比赛,热烈鼓掌! 城市的体育公园(或公园的健身角)会有体育项目和相关知识的介绍,可以给宝贝讲一讲;还有一些简单、传统的健身器械,比如单杠、双杠、云梯、秋千,都能帮助宝贝锻炼体能。宝贝三四岁,安全防护到位的前提下,爸爸妈妈完全可以鼓励宝贝试试看。 做文明的小观众 五六岁的孩子,对体育有了一定的认识,爸爸妈妈有机会可以带他去现场观赛了。如果是亲临国际比赛的赛场,比如奥运赛场,那兴奋、激动的心情是收看电视转播所没有的,而在现场,宝贝需要学习的就更多了。 特殊的赛场礼仪 爸爸妈妈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如何衣着,怎样喝彩,在什么时候鼓掌……多看几遍,宝贝就学会了,以下常规礼仪可以适时地教给宝贝—— 提前入场、对号入座,比赛结束有序退场。 赛场升国旗、奏国歌时,要肃立致敬。 尊重运动员,对所有参赛运动员的精彩表现报以热烈掌声,予以赞赏鼓励。 观赛时举止得体,不随意走动,不吸烟,不吃带响声的食物,不乱抛垃圾杂物,不损坏公共设施;不说脏话,不吹口哨,不喝倒彩,不嘲讽侮辱他人,包括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及观众。 无特殊原因,不提早退场。 在观摩中学习 文明是习得的。前面讲的观赛礼仪,逐项念条条框框,孩子记不住的,带他去现场体会一次,才最有感觉。 奥运会前,好多项目的全国选拔赛都有派发门票,比如常州的全国跳水选拔赛,观众只要凭身份证就能免费入场观看,或许可借此机会带孩子到现场观摩高水平的比赛。 重在参与 重在参与是奥运精神,我们为冠军鼓掌,也要为参赛的其他运动员鼓掌。在赛场上,观众全体起立为坚持跑完全程的最后一名选手鼓掌致敬,就是最好的例子。几乎每年的大型赛事都会有类似的感人事件发生,爸爸妈妈可以上网找到真实的内容和照片,将这些故事讲给宝贝听。 最后提醒各位爸爸妈妈,赛场的面积通常比较大,尤其是那些大型的综合体育场,第一次去肯定会找不到北,建议提早一些到现场,带孩子熟悉周围环境,包括出入口、洗手间等,一一指给他看,特别需要留意墙上的“紧急出口Exit”标志,万一发生紧急情况,莫急、莫慌、莫推搡,沿着箭头指向安全有序地撤离。 故事链接:为最后一名鼓掌 2010年11月21日,广州亚运会田径赛场上出现了令人难忘的一幕:在女子万米决赛中,其他参赛选手完成比赛退场,来自蒙古的627号选手孤独而顽强地跑着,每一步都在咬牙坚持,在最后3分钟时间里,亚运田径跑道成了她一个人的舞台,全场7万多观众送给她的掌声超过了冠军选手。 跑到终点后,记者采访这位选手,她不懂英语,只能用手语来表达:先用手指了一下自己,然后做跑步的动作,又拍了下胸脯,最后竖了竖大拇指,意思是“我来了就是最棒的,参与比取胜更重要”。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