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知识—心理咨询第五章概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变态心理学知识—心理咨询第五章概要

第一节 关于变态心理学☆ 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 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第七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 第六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 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 第一节 关于变态心理学 定义: 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 )也称为异常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研究内容:对心理异常的各种现象进行描述、分类和解释,并阐明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一、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定义: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区别 对心理异常的早期关注 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心理学模式 两个基本命题(考题): -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潜意识决定论) -性的冲动(广义和狭义)是神经症 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性决定论) 其他主要观点: 1.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性本能产生的动力被称作力比多 2.力比多在幼年期驱动人的性心理发展, 三个发展阶段:口欲期(0-1岁)、肛欲期(1-3岁)、生殖器期(3-5岁); 潜伏期(5-12岁)、生殖器(12岁-) 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考题) 3.心理结构:潜意识、前意识、意识 4.人格结构: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 良心、理想/至善至美原则) 5.人们为了防止冲突引起焦虑,具有防止焦虑的能力,这种能力叫做“防御机制”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异常心理,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性心理发展受挫,造成性心理“退化”或性心理发展“固着”。 (2)自我不能妥善处理“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而体验到焦虑. (3)为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需克制、压抑非理性力量。如果压抑力量不足,使内部冲突/非理性冲动冲破防线,就会产生异常行为。如果冲不破防御,就会形成潜意识层次的痛苦,会以梦、口误或失误行为等表达。 ---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 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和问题: (1)未认识到出生几年之后人格的变化 (2)强调本能而忽略社会影响 (3)对人类本性的消极描述 精神分析的发展 自我心理学 安娜·弗洛伊德 马勒 雅各布森 客体关系心理学 克莱因 费尔贝恩 温尼克特 科恩伯格 自体心理学 科胡特 埃里克森 主体间心理学 心理学模式 心理学模式 心理学模式 心理学模式 不同心理学流派治疗“狗”的故事 一天,一咨询师俱乐部集体出游,只见前方黄沙漫漫,一群饿狗飞奔而来。 华生:“给我拿根大点的电棒来!”众狗愕然,止步。 催眠师:“你们很紧张吧,不要紧。现在跟我念:‘汪—汪—汪—’,很好……注意你们嘴部放松的感觉,汪—放松—……”。众狗昏然欲睡。 弗洛伊德:“其实,你们并不想吃人,只是想发泄俄狄浦斯期的攻击冲动,造成你们阉割焦虑的不是我们,是你们的狗爸爸,你们对我们出现了负性移情,你们的防御机制是付诸行动,转移,投射……总之,你们童年有创伤。”众狗闻之,凄然泪下。 系统脱敏师:“现在你们仔细的想一下,你们最愿意吃的十个人是谁,从最愿意到最不愿意,划分等级,依次排列出来。”众狗望天苦思。 罗杰斯:“我也有你们这样的感受,实际上,我和你们一样也有狗性。我不想告诉你们怎样做,我相信,人有选择自己行动的自由,啊,错了,是狗。狗有让自己人格—狗格—走向健康的能力。相信我,没错的。”(深情注视)众狗号啕大哭。 家庭治疗师:“你们中有一两个人有吃人的欲望,这实际上是你们这个家庭系统出了问题。狗老大,你对狗老二在家中的行为怎么看?狗老三,你认为狗老大和狗老二的关系怎么样?”众狗互相咬成一团…… 第二节 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第一单元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 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一、常识性的区分 二、非标准化的区分 三、标准化的区分 四、心理学的区分 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一)感觉障碍 (二)知觉障碍 (三)感知综合障碍 一、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 二、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 三、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 (一)情感高涨 患者经常面带笑容,自诉心里高兴,就像过节一样。精力充沛,内心充满幸福感,睡眠减少,爱管闲事。自我评价过高,自负自信,流于夸大,可有夸大妄想。有的情感高涨患者易激惹,情绪容易波动情感高涨时患者的动作行为有感染力。 躁狂状态(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思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