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经济政策概要
主题一 重农抑商政策 材料一 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6分) 主题一 重农抑商政策 材料二 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迅速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氐破”。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6分) 主题一 重农抑商政策 材料三 (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 北宋商税情况简表 年代年商税额指数:995—998年400万贯,1004—1008年450万贯,1058年700万贯,1064—1068年846万贯,1077年879万贯,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 (3)分析材料三,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4分) (3)商业不断发展;商业地位重要。 重视商业,如适当减免商税。 主题二:海禁和闭关锁国 伊恩·莫里斯在《西方将主宰多久》一书中写道:“大多数中国皇帝担心的,不是自己如何获得更多财富,而是外贸可能使不受欢迎的商人阶层致富。”为此明清皇帝采取的政策是( ) A.工商皆本 B.海禁和闭关锁国 C.重农抑商 D.断绝中西贸易 主题二:海禁和闭关锁国 “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与朝贡贸易一起出台的,并构成了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基本内容。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消极的抗倭。”这表明,明朝“海禁”政策的出台( ) A.是明代朝贡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 B.是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要求 C.受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影响 D.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主题二:海禁和闭关锁国 2014·江苏卷]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主题二:海禁和闭关锁国 史料三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日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 根据材料归纳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闭关锁国给沿海人民带来了困苦,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C C D C D C B A 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经济形态。她首先在黄河—长江流域达到很高水平,并逐渐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其主体。唐宋以后,租佃契约关系不断发展,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相对松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两宋之际,中国经济重心已经从北方转移到南方。但伴随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兼并严重,自耕农经济风雨飘摇。 作为农耕经济补充,工商业高度发达。青铜制造、钢铁冶炼、陶瓷生产、丝绵技术等享誉世界,官营手工业发达,而民营手工业在明清时期后来居上。商业繁荣,汉代丝绸之路开辟了中西贸易,隋唐内贸外贸空前繁荣,两宋时期城市里坊和市的界限打破,明清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并出现商帮。但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对工商业造成压制。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国力强盛,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君主专制、重农抑商政策、“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等阻碍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最终使中国落伍于世界。 * 1.课程标准 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