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概要.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概要

一例因考试失败而导致心理问题的 女学生的咨询案例报告 姓名:XXX 单位:XXX 摘要:求助者为一名高中三年级的女学生。 在一次考试中发挥失常,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并因此其以后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导致了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在充分的了解情况和准备条件下,经过合理情绪疗法,改变了其非理性观念和错误的认知,如“我连一次考试都考不好,真没用”的糟糕至极的想法和“这次考试没考好,就考不上大学”的过分概括的观念,帮助她解决了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基本达到了咨询目标。 关键词:焦虑,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 一、一般资料 郝某,女,18岁,独生女,高三学生,身高1.63米,身体健康,发育正常,五官端正,体态匀称,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疾病史。父亲为一名警察,母亲是一名教师,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父母自幼对其关爱有加,对于她的要求总是尽量满足,但同时对她要求严格,希望她以后有所成就。自幼学习优异,在学校里总是名列前茅,许多家长都将其视为教育孩子的榜样。性格内向,自尊心强,追求完美,不善交际。 心理测验结果及分析:EPQ人格测验,N:65,E:30,P:40,L:30,结果可信;根据求助者的测验结果考虑求助者为内向不稳定人格特征。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最近一个月来, 学习精力不足,积极性下降。尤其是最近两周来,情绪焦虑,食欲下降。 个人陈述:我从小学习就优秀,在父母和老师眼里,我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和好学生,一直想考上一所名牌大学,所以学习很努力,但压力也很大,害怕自己考不上大学。就在一个月前的一次考试中发挥的不好,考得很不理想,内心感到痛苦,对自己很失望,感到自己很没用,觉得对不起父母,在两周前的一次考试的前几天,紧张不安,考试时脑子感到不好使,情绪低落,感到考大学无望,内心痛苦无法摆脱。近期又要考试,情绪又紧张起来,有时感到学不进去,睡眠不好,食欲下降,学习和做事的兴趣也下降了。 三、咨询师观察与他人反映: 咨询师观察:求助者衣着打扮得体整齐,五官端正,面目清秀,身材匀称,文文静静,身体和智力均发育正常,情绪低落;在老师的陪同下前来咨询,叙述是情绪紧张,稍后适应咨询环境后,虽然还有些紧张,但言语清晰,应答自如。自知力完整,无幻觉,妄想,反应正常,有求治的意愿。 老师的反映:该生性格内向,自尊心强,平常不善交际,学习时总爱独自一人 ,不爱参加集体活动,怕影响学习;与同学交往也少,没有很好的朋友。最近一段时间,上课时有时走神和发呆,注意力不集中。 四、评估与诊断: (一)评估: 1、求助者主要症状表现为: 生理方面:睡眠不适,食欲下降及其他不适症状。 行为方面:学习兴趣下降,效率降低及其他行为问题。 情绪方面:紧张,焦虑。 思维方面:存在错误认知,消极,缺乏自信,自我评价低。 2、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生理因素:求助者为女性,18岁,处于青春期,无明显的生理疾病引发心理问题的迹象。 社会因素: (1) 负性生活事件影响,考试失败,并导致一系列的心理和躯体感觉异常; (2) 家庭教育的原因,父母对其要求严格,期望较高; (3)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心理因素: (1) 存在明显的错误认知,持有“我考试没考好就考不上大学”的过分概括的观念和“我连一次考试都考不好,真有用“的糟糕至极的想法及其他不合理信念和错误认知; (2) 自尊心强,性格内向,个性好强; (3)缺乏必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对负性事件不能合理的对待和处理。 (二)诊断 1、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治的意愿,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根据求助者问题持续的时间较短,心理问题由考试失败的现实因素引起,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未出现泛化,基本维持其正常的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故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3、最终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三)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鉴别:根据求助者的临床资料,综合其相关因素,家庭中无精神病史,本人无重大疾病史。求助者本人对症状有自知,主动求医,根据精神活动的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求助者心理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符合统一性原则;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其个性相对稳定。故其心理活动在正常范围,可排除求助者有精神病性疾病。 2、与神经症鉴别:求助者心理问题是由现实问题引发,带有明显道德性质,心理冲突属于常型,时间在半年以下,排除神经症。 3、与抑郁症相鉴别:该求助者虽然表现出情绪低落,意向下降,兴趣下降,但皆因心理冲突引起,且程度不严重,无绝望和自杀倾向等症状,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 4、与焦虑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