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 利 学 报
年 月 第 卷 第 期
文章编号
大型 型渠道渠基季节性冻融水分运移特性研究
李学军 费良军 任之忠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陕西西安 西安市 灞河生态管委会 陕西西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陕西杨凌
摘要 本文论述了季节性冻融条件下大型 型混凝土衬砌渠道渠基水分运移机理 经过一个完整冻融循环季节的
原型观测 获得了渠基不同部位 深度范围的水分冻结和运移变化特征 按时间序列对冻结期含水量变化
进行了回归分析 采用水分运动基本方程并结合热流方程建立了冻融渠基水热耦合模型 利用差分法对冻结过程
中渠基非饱和土壤水分运移进行了模拟计算 模拟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表明 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
吻合
关键词 冻结指数 季节性冻融 大型 型混凝土渠道 水热耦合模型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研究背景
中小型 型混凝土衬砌渠道因其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和适应地基不均匀变形的能力 且防渗效果优
于梯形渠道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 大型 型混凝土渠道的冻胀破坏是影响其防渗效果的主要原
因 我国季节性冻土分布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 特别在北方地区 一年约 地表及其附近存
在冻融过程 使大型 型衬砌渠道的推广应用受到了限制 由于大型 型衬砌渠道改变了渠基土壤
水分和受力状态 加之走向不同 各部位日照及温度不均 冻结锋面的方向也就不同 所以渠基水分运移
机理比较复杂 虽然已有一些冻融土壤水分运移的理论可以解释所观测到的现象 但迄今为止 关于
季节性冻融条件下大型 型混凝土渠基水分运移特性理论或模型尚未建立 我国在 年期
间先后颁布了 部有关渠道方面的规范 但季节性冻融对渠基水分运移影响等问题却未涉及 本
文借助于大型 型混凝土衬砌渠道原型观测成果 重点探讨季节性冻融渠基水分运移特性 以此建立
水热耦合运移模型 为大型 型混凝土渠道设计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渠道冻融水分运移机理及模型
冻融土水分运移机理 衬砌渠道建构在土体上 因此 渠基冻融土水分运移机理应用达西定律和
克拉伯龙方程联合解释
在冻结期 混凝土板受冻形成冷源 此后渠基土壤孔隙水开始自上而下冻结 依据原型观测结
果 在冻结期将混凝土板和渠基分为已冻 冻结缘及未冻 个区 已冻区为混凝土板 由于混凝土结构
相对稳定 内涵水分极少 不考虑其中水分运移 冻结缘区为渠基一定深度范围 依渠道地理位置及环
境条件而定 是水分运移的核心 未冻区只有土 水 气而没有冰 水分运移由土水势决定 观测资料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李学军 男 甘肃会宁人 博士生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渠道防渗技术及水资源利用研究
显示 冻结前 由于渠道长期浸泡的结果 渠基在距防渗混凝土板一定范围内土壤水分布达到基本均匀
含水量为 左右 土体受冻以后 在温度梯度的诱导下 水从温度高处向温度低处运移 并在冻结锋
面冻结 在混凝土板冷源持续不断的作用下 未冻水从未冻区向冻结缘区运移 并优先在冻结缘区凝结
成冰透镜体 冰透镜体的形成 使整个冻结缘区的含水量不断增加
在融化期 相应将混凝土板和渠基分为已融 融化缘及未冻 个区 在混凝土板热源作用下 融
化缘区至混凝土板之间土层的冰变成水 而缘区以外土层尚处于冻结状态 已融水在重力作用下运移到
融化缘区内渠底位置土层 同时未冻区的水分在土水势作用下向尚未完全消融的冻结缘区运移直至冻
结缘区全部转变成融化缘 所以 在整个融化期 水分运移量大于冻结期
在接下来的冻融循环过程中 尽管冻结期水分向上聚集 融化期水分向下消散 但第一次冻融循
环的结果使渠道衬砌板下土体的含水量增加 由于混凝土衬砌体隔绝了水分蒸发 再次冻结时水分较第
一次更快凝结成冰透镜体 如此循环 水分不断向渠底板运移 并在重力势作用下在渠道底部出现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法隆寺及正仓院献纳宝物.docx
- 呼兰区职称论文发表网-钢筋精细化管理论文选题题目摘要.docx
- 书法教室实用记录概论.doc
- 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过程.ppt
-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编制内容和深度要求.doc
- 第4讲 桩基础(4.1~4.4).ppt
- 2010全国场地自行车锦标赛暨.doc
- 煤气安全使用管理办法讲述.doc
- 第3章_砌体结构规范处理意见.doc
- 弦振动的实验研究2012.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