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海外“自然盟友”.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3卷第4期 中州大学学报 2016年8月 V01.33No.4 OFZHONGZHOUUNIVERSnY JOURNAL Aug.2016 陶渊明的海外“自然盟友? 鲁枢元 (黄河科技学院,郑州450063) 摘要:从人类文化思想史的角度看,陶渊明更贴近欧洲浪漫主义本初的精神实质,在同属“自 然浪漫主义”这一基础之上,陶渊明与西方世界的许多作家、诗人、学者也就具备了比较研究的可 能。本文尝试为陶渊明在世界各地寻求的“盟友”有伊壁鸠鲁、卢梭、爱默生、梭罗、惠特曼、华兹华 斯、高更、荣格等。而“结盟”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已经漏洞太多的现代人的价值观念,改善现代人难 以为续的生存方式;为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了人类社会在地球上的健全发展。 关键词:陶渊明;自然盟友;生态批评;中西文化交流 DOI:10.13783/j.cnki.cn41—1275/94.2016.04.001 中图分类号:H0—05;1206文献标识码:A 敬意。…20世纪以来,日本汉学家对陶渊明的研究 蔚然成风,参与的学者之广,发表、出版的著述之多, 截至目前,中国伟大诗人陶渊明在世界上的影 甚至不亚于中国国内,这里已难以详述。口。 响,主要还局限于亚洲的汉文化圈,如13本与韩国。 其次是朝、韩。至迟在北宋之后,陶渊明的诗文 首先是日本。最初,日本民族通过昭明太子萧 已经为古代朝、韩学者耳熟能详,流传下来的历代诗 统(公元50l-531)所编《文选》就已经认识了陶渊话中,多有记载。如高丽朝著名诗人、哲学家白云居 明,距离陶渊明辞世并不很远。据日本近代学者考 证,公元八世纪时,陶渊明诗文集即由遣隋、遣唐之 的人生遭际,博览群书、胸怀壮志,却因性情耿直而 留学生与留学僧带回13本。孝廉天皇天平胜宇三年 仕途坎坷,终因受人排挤遭谪贬流放,一度隐居天麻 (公元751年)著名诗集《怀风藻》中便收录有陶诗山专心从事撰著。李奎报一生性喜诗、酒、琴,模仿 《桃花源记并诗》与《归去来兮辞》。至日本平安朝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自称“三嗜先生”。朝鲜仁祖 与江户朝时期,陶渊明的生平及作品更是成为许多 日本诗人创作的素材,甚至连嵯峨天皇也借用陶诗 在其他诗人之上:“五言古诗,无出汉魏名家。然其 中的典故写出《玩菊》这样的诗篇:“秋去秋来人复 近于性情者,《古诗十九首》外……渊明诗性情最 故,人物蹉跎皆变衰,如何仙菊笑东篱,看花纵赏机 正。”(《学诗辈的》)稍后的诗人李子新1681— 事外。”陶渊明诗歌中的自然主义精神在13本更是 1763)在其《星湖健说》一书中,善于从古代自然哲 深得人心,明治维新之后,著名文学评论家宫崎湖处 学的层面解读陶诗,认定陶渊明是一位遵循天地自 子在其《归省》一书中,便将陶诗归之于“回到大自 然大化流行的大人、圣人:“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 然中去”之田园文学作品类,并表达了一往情深的 与四时和其序,惟一片方寸与元气流通,生发收敛, 收稿日期:2016—06—2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自然在中国文学中的意义及其演替”(03BZW007)的最终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鲁枢元(1946一),男,河南开封人,博士生导师,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得主,现任黄河科技学院特聘教授,建设 性后现代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委员会委员;曾在郑 州大学、海南大学、苏州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担任教职;长期从事文艺学跨学科研究,代表作有:《创作心理研究》(1985)、《超 越语言》(1990)、《生态文艺学》(2000)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