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跨文化营销认识
云南白药的跨文化营销
导言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国家,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史中,中国人发明并创造了为数众多的带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的产品,例如,高雅华贵的丝绸,清新宜人的茶叶、精美绝伦的中华美食、不可思议的传统中医药,等等。这些凝聚中华文化精华的产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某些产品深受国外消费者的青睐,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中国的民族特色产品无论是在销售量、市场份额,还是价格档次上,都与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极不相称。
由于民族特色产品的特殊性(浓厚的民族色彩、高度的文化背景),使得这类产品在实施跨文化营销时,难度非常大。因为,无论是产品特性,还是产品功能都很难在短时间内让文化背景迥异的消费者理解并接受。因此,实施民族特色产品的跨文化营销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其风险和收益都很大。一旦成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将是难以估量的,尤其是将极大促进本民族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反过来,民族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也能促进其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营销。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美国的快餐和饮料,法国和意大利的时装、化妆品都是很好的例证。一提起可口可乐,就会联想到美国,联想到崇尚自由的美国文化。
总所周知,随着中国开放程度地加深及国外对中国传统医学的了解与研究地逐渐加深,中医在世界医学界的地位有所提高(尤其在澳洲、美洲、欧洲等地区)。虽然在这些地区,中医任然无法代替传统医学,但是它的发展是势不可挡的。相应的,中草药也逐渐被外国人所接受。面对着广大的海外市场中国的中药企业无一不垂涎,但是对于中药这种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文化的产品的跨文化营销,明显是需要科学策划的。 如何实施跨文化营销,对许多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现实的课题和使命。基于这个目的,本文的研究意向是:在概括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云南白药为例从四个方面(产品、定价、促销、分销)来对云南白药在美国市场的跨文化营销进行分析及建议。
背景介绍
云南白药简介:
云南白药是云南著名的中成药,由云南民间医生曲焕章于1902年研制成功。对跌打损伤、创伤出血有很好的疗效。云南白药由名贵药材制成,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问世百年来,云南白药以其独特、神奇的功效被誉为“中华瑰宝,伤科圣药”,也由此成名于世、蜚声海外。
1979年、1984年、1989年三度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章,产品有传统瓶装和胶囊剂两种。近几年,又在云南白药的基础上研制出了酊、膏等系列产品,它是家庭必备良药。 传说中,在刀光剑影的江湖里,它是侠士们除暴安良的随身必备品;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它是战士们起死回生的救命仙丹。这就是被称作疗伤圣药的曲焕章万应百宝丹,后来人们又把它叫做云南白药。云南白药创制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凭借神奇的疗效,畅销海内外,其处方现今仍然是中国政府经济知识产权领域的秘密。
替代医学(alternative medicine)
替代医学(alternative medicine),也叫替代疗法,是由西方国家划定的常规西医治疗以外的补充疗法。按照西方的习惯,替代医学包括了冥想疗法、催眠疗法、顺势疗法、按摩疗法、香味疗法、维生素疗法等,传统的草药和针灸也归在其中。g能量治疗, and homeopathy(顺势疗法). The probability of users visiting an alternative medicine practitioner increased from 36.3% to 46.3% (P=.002). In both surveys alternative therapies were used most frequently for chronic conditions, including back problems, anxiety, depression, and headache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disclosure披露 rates between the 2 survey years; 39.8% of alternative therapies were disclosed to physicians in 1990 vs 38.5% in 1997. The percentage of users paying entirely out-of-pocket(现款支付的,不列入预算的) for services provided by alternative medicine practitioners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between 1990 (64.0%) and 1997 (58.3%) (P=.3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