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docVIP

五年制高职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年制高职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doc

“五年制”高职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 李成明 (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徐州,221000)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建设与改革不能脱离学校的培养目标。应根据“五年制”高职校特点,从实际出发,从职业特点出发,从社会需要出发,构建不同于本科和“三年制”高职院的体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校 体育课程 改革 对策 2006年在全国高职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大力发展和加强高职教育力度,高度重视高职教育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占全国高等教育的70% ,它所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应用性技术人才,他们素质的提高将会对社会生产水平发展提供直接的动力[1]。在此过程,职业体育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体育课程应该如何改革? 这些都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 高职院校体育改革的依据 1.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导性依据 2002年我国颁布了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 ,打破了建国50年来的一贯自上而下和统的过死的课程模式格局。倡导课程类型设置在高校开放,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实现“三自主”,即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提倡学校自主制订教学大纲、自主选择教学内容,但对具体的运动项目分类及课程模式的构建方面,没作任何的规定,而且鼓励各高校切合实际进行课程改革实验,这给全国高校(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留下了很大的发挥余地[2]。在不违背和实现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各校完全可以根据学校情况自主构建体育课程,发挥本校的优势,体现本校的风格和特色,进行适合于本校的体育课程体系改革。 《指导纲要》对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评价与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为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指导性依据。 1.2 “职业属性”形成的现实需要 职业教育由于其特点,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更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为了实现这种注重于实用价值与人性化概念的改革,我们的教育理念也要有一个新的改观,必须把教育纳入劳动就业的需要中,要培养学生具备提高劳动就业的机会的活动素质,提供给学生最有价值的知识与技能[3]。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体系只为提高学生的一般健康水平还远远不够,围绕着劳动过程对劳动者身体的要求和影响,它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发展为形成劳动技能所需的那些身体素质。 2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体育课程目标体系职业特征不明显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特点是“针对性”,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的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因此它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基础性学科教育。作为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应该围绕职业特征制定体育课程目标,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服务,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但目前的高职体育课程目标中没有体现职业特色。 2.2 课程类型设置传统、单一 纵观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态势可谓百花齐放,选项课模式、俱乐部模式、主副项模式、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等琳琅满目。然而,大多数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类型仍然单一,必修体育课基本是田径、大球、体操等运动项目,即使可以选择,也是在这些项目当中进行,学生很少有机会自行选择喜欢或需要的运动项目。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使学生因没有自己喜欢的和专门持久的技能学习过程,难以形成自己终身喜爱和专长的运动项目。 2.3 体育教学思想落后 由于受传统体育思想和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总是片面强调以传授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任务。这种思想和观念虽然在一定历史时期适应了时代的需求,却造成了人才培养的片面性。这种思想和观念造成的后果是只注重近期效益,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科学健身提供理论知识和方法的指导,忽视了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的培养,致使他们走向社会仍难以形成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能力与习惯。 2.4 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过于单一 用统一、标准的体能和运动技能的竞技体育评价体系来评价学生体育课的成绩,过分强调运动技能、技术的重要性,忽略体育教育评价目标的多样性、评价内容的多元性、评价方法的综合性、评价主体的多元性等特征,忽略教育评价具有反馈调节、展示激励、记录成长、反思总结、积极导向等发展性功能,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发展性功能。评价内容的单一、甄别、选拔性质,使课程对学生的评价重结果轻体验、重成绩轻个体,不注重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与进步,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全面性。 3 高职院

文档评论(0)

27524331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