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合成 第三章稳定化碳负离子烃基化与 缩合反应-1.pptVIP

有机合成 第三章稳定化碳负离子烃基化与 缩合反应-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机合成 第三章稳定化碳负离子烃基化与 缩合反应-1

有机合成 ;第三章 稳定化碳负离子的烃基化和酰基化 ;3.1 原理 ;为了促使这种异裂的发生: 提高碳氢化合物的酸性或其共轭碱的稳定性(引入活化基以提高C-H氢的酸性) 提高所用的碱的碱性(促使平衡向右进行) 稳定化的碳负离子是活性中间体,作为亲核试剂,它们可以与正极化的碳中心反应。 ;碳负离子.三类具有同等重要的反应是: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不饱和亲电试剂的亲核加成反应;;3.1.2 稳定碳负离子的因素;3.1.2.1 共振稳定作用 碳负离子的α-位有重键,碳负离子的未共用电子对与重键的π电子体系的共轭而被稳定化;3.1.2.2 高共轭效应稳定化作用 当一个带有共轭基团的分子由于不含α-氢或由于结构上的限制无法通过轨道交盖稳定α-碳负离子,而非邻位如β-位碳负离子在角度和空间位置上可与该共轭基团的p轨道相互作用时,共轭基团可以稳定该β-碳负离子,此即高共轭效应 ;3.1.2.3 吸电子诱导稳定作用 诱导效应是通过碳链传递的,当负碳中心与一个具有吸电子诱导作用的基团(-I基)连接时,也会导致碳负离子的稳定化,其作用不如吸电子的共轭效应强 3.1.2.4 邻位正电荷稳定作用 碳亲核试剂是磷、硫、砷、锑、铋、硒和氮的内鎓盐-叶立德,它们是一些相邻两原子带相反电荷,三种最重要的叶立德是磷叶立德、硫叶立德、砷叶立德 ;3.1.2.5 d轨道的稳定化作用 处在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的元素,特别是硫、磷、硅对α-碳负离子有特殊的稳定化作用,当与碳负离子连接时,它们的空的3d轨道与碳负离子σ*反键轨道相互作用,对负电荷起稳定作用 3.1.2.6 杂化轨道效应的稳定化作用 由于S轨道的吸电子能力比P轨道强,负碳中心杂化轨道所含S轨道成分越高,越有利于稳定该碳负离子。炔基、烯基、烷基的负离子稳定性下降 ;3.1.2.7 符合休克尔规则的芳香性稳定作用 闭合环状不饱和化合物去质子化,产生符合Huckel规则的电子数,则产生的碳负离子可获得芳香性的稳定化作用 ;3.2 烯醇负离子的形成及其反应性;3.2.1 羰基化合物的切断及其合成的选择性问题 ;戈最净泊橇赃订绩渍茅航颠纶轮启绘柯碰宾乌趟渤浦炸夕煎搞述删胯严摄有机合成 第三章稳定化碳负离子的烃基化和 缩合反应-1有机合成 第三章稳定化碳负离子的烃基化和 缩合反应-1;4.2.1.2 烯醇负离子烷基化的选择性问题;对于不对称的酮产物更复杂;酮的烷基化所面临的问题包括:;碳-烷基化和氧-烷基化问题:烯醇负离子是具有碳和氧两个反应中心的两可亲核试剂,因此,存在着烷基化到底发生在碳上或氧上的化学选择性问题 立体选择性问题:多取代酮的烷基化还可以产生不同的立体异构体 其它问题:烷基化试剂的稳定性问题,碱与酮发生亲核加成的可能性 ;岛蹿籽喉禄总蹦员嫌妖油典梢僚川步榜窄诺贫品竭抽赡懊认虚厕灯痔呆棠有机合成 第三章稳定化碳负离子的烃基化和 缩合反应-1有机合成 第三章稳定化碳负离子的烃基化和 缩合反应-1;3.2.2 影响羰基烯醇负离子形成及反应性的因素 ;3.2.2.1 碱;挽吐苹鼻添哑淀融稻浮聋匙浇彪孤苹洼犬袒蕉胞慰圾昏韵滇雅议摊昂狗读有机合成 第三章稳定化碳负离子的烃基化和 缩合反应-1有机合成 第三章稳定化碳负离子的烃基化和 缩合反应-1;对于只有一个吸电子基团(pKa=20-25)稳定的碳负离子,为了满足完全去质子化的要求,必须使用比氢氧化钠(H2O/NaOH, pKa=15.7)和甲醇钠(MeOH/MeONa, pKa=15.5)等更强的碱。如叔丁醇钾(t-BuOH/t-BuOK, pKa=19),亲核性小,但是碱性强度不够,不能使酮完全转变成烯醇负离子。 ;为了克服此缺点,发展了新一代的强碱,即大位阻的二级胺的碱金属盐,如:LDA(lithium diisopropylamide), LHMDS(六甲基二硅胺锂)等,这些强碱有三个优点: A.碱性很强(pKa>33)B. 能够溶解于非极性溶剂,甚至烷烃中,可实现对羰基化合物的完全去质子化 C. 位阻大,亲核性弱;3.2.2.2 反应介质(溶剂);酮通过烯醇负离子烷基化时产生二烷基化或多烷基化反应的原因是体系中同时存在烷基化物和碱。碱的来源有两种:外加的碱;尚未烃基化的烯醇负离子。解决酮的二或多烷基化问题采用的方法:使用等摩尔数的大位阻的强碱(LDA),使体系中没有过量的或未反应的碱; 提高烃基化反应速度,以尽快把烯醇负离子烃基化。;溶剂的类型与酸碱性:反应应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因为水的酸性(pKa≈16)比羰基化合物的酸性强的多(pKa=20),水的存在会使碳负离子质子化,其次,存在着烯醇负离子从溶剂中获得一个质子形成竞争平衡的可能性,因此,溶剂的酸性要比酮的酸性弱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