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视台现场转播与主持人对话-表面物理国家重点试验室.pdfVIP

北京电视台现场转播与主持人对话-表面物理国家重点试验室.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电视台现场转播与主持人对话-表面物理国家重点试验室

“诺奖论坛”现场转播与主持人的对话。 曹则贤 (大约 2007 年冬,北京电视台) 问题 1: 1973 年,戴维 格罗斯,同他的学生弗兰克·维尔切克一同发表论 文,两人共同获得了 2004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师徒二人一起获奖可谓 是诺贝尔奖历史上的一段佳话。您也是博士生导师,您怎样看待物理学家 之间的传承关系?在这您觉得具备什么样素质的学生更适合研究物理学? 回答 1. 您提到我是博士生导师, 让我感到非常惭愧。因为博士生导师对 我来说只是个工作岗位,我实在没什么东西可以传授给我的学生, 更 不可能像Gross与Wilczek那样创造出师生分享诺贝尔奖的佳话。其 实,导师和学生同时获得诺贝尔奖历史上就有,比如 1972 年超导 BCS 理论获奖的 Bardeen 和 Schrieffer 就是师生关系,而获奖者是父子 关系的、母女关系的也不乏其人,包括 Karl Siegbahn(1924)和 Kai Siegbahn(1981);Niels Bohr (原子内电子跃迁模型)和Aage Bohr (原子模型理论的进一步发展);J.J.Thomson (发现电子)和 G. P. Thomson (电子衍射);Henry Bragg 和 Lawrence Bragg(1914 年), 居里夫人夫妇俩 (1903 物理奖)和居里夫人(1911,化学奖) 和女儿 Irene (1935 化学奖, 合成发射性元素)。而出自同一研究 所或学派的例子就更多了。这里就涉及到一个知识和学术传统的积累 与传承的问题。虽然,两千年前陈胜就质问过“王后将相宁有种乎?”, 但是我们依然是认可“名师出高徒”这个道理的。 在科学研究领域, 尤其是在物理学领域,这一现象非常明显。一个人要想成为出色的物 理学家,出身名牌大学,工作在著名的实验室或团队,受教于大师名 家,无疑会受益良多。 这一点也不奇怪。物理学是一门积累性的学 科, 后人要想到达研究前沿, 必须有足够的积累, 包括相当宽广 领域的物理知识, 以及坚实的数学基础甚至哲学背景。如果一个人 能够幸运地接受系统的专业教育,能够将自己融入高水平的研究氛 围, 能够接触到名家大师得以及时解疑答惑,能够接触到最先进的 设备、最新出版的图书杂志和最前沿的研究课题,那么他获取知识的 速度要快,看问题的眼界也高,做研究也容易从高处着手,其结果自 然不一样。 至于什么样的学生适合研究物理学, 我以为(1)他应该是一 个坚持真理的人。 物理学是一门理性的学问, 是除数学以外所 有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是一种对天地万物之所以如此之道理的 追问,因此研究者必须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那种善于见风 使舵、逢迎拍马、颠倒黑白、是非不明的人是不适合做物理的。 (2)他应该是能完全投入自身所选择事业的人, 做事情能够持 之以恒的人;不是说他不食人间烟火,而是他不会迷失自己的目 标,不会忘记自己的追求 (3) 应该是那种有灵性的人, 比如 Wilczek, 他的关于深刻物理学概念的文章都是非常诙谐幽默的。 许多人以为物理学枯燥无味,纯属误解。能弄懂物理学三昧的人 知道物理学是非常有趣的。一个物理学家一定是投入物理学非常 享受的那种人。 问题2:刚刚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戴维 格罗斯为我们带来了 《物理学的未来尚待探查的问题》的讲演。你能不能展望一下,未来几十年, 我们国家物理学的未来将会是怎样的?会在那些领域有新的突出成就? 答:您的这个问题是我国人民和国家领导人,还有物理学家自身 都非常关切的问题,但也非常难以回答。您知道,我国的物理学基础 薄弱,研究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 一个明显的 证据我们没有自己本土的诺贝尔奖得主,而我们的邻居日本、巴基斯 坦(Salam)、印度 (Chandrasaihka, Raman)、更别提俄罗斯了,都 有诺贝尔奖得主,而且有大师级的人物的出现。现代物理学在 20 世 纪初才引入中国,但 20 世纪的中国经历了战乱、外族入侵和文化大 革命,实在地算起来,我国自己的科学家能进行像样的物理学研究, 总时间不足 30 年。未能产生大师级的学术人物,我个人认为是可以 理解的。非常令人欣慰的是,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我国的物理学 事业也同步发生了一个飞越。1999 年我刚到物理所工作的时候,整 个所在 PRL 上, 属于水平较高 的国际杂志,发表的研究工作大概是 2,3篇,而今年则有可能接近 50 篇. 十年的时间,这是一个了不起 的飞跃。我相信再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