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坑监测方案.
**工程项目
基坑围护监测方案
***检测中心
*年*月*日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监测目的 1
三、方案编制依据 1
四、监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2
五、项目监测重点、难点及关键性技术 2
六、监控与反分析——信息化施工 3
七、监测进度计划及频率安排 4
八、报警指标 4
九、监测方法及监测设备 5
十、应急预案 8
十一、监测项目组人员安排 8
十二、监测质量的保证措施 8
十三、监测资料 9
十四、建议 9
一、工程概况
**工程项目是以办公、商业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大厦,基坑深*~*m。总占地面积为***m2。塔楼**层,裙楼**层,地下室**层,其中群楼高**m,建筑总高度为**m,属于一类高层建筑。本工程场地第四系覆盖层除表层杂填土外,以下分布有海冲积向淤泥、冲积成因的细砂、中粗砂和残积成因的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碎屑岩类。地下水属空隙性潜水和基岩裂隙水,水位变化和水量与大气降水、潮水有直接的影响,因邻近珠江,孔隙性潜水与珠江水有直接的水力联系,地下水位受珠江水位的升降影响。
该工程基础采用冲孔灌注嵌岩桩,裙楼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岩层,桩径**m,以进入中风化岩层**m控制;塔楼的桩端持力层为微风化岩层,桩径1.2m,以进入微风化岩层**m控制。
场地北面和南面数米范围内遍布砖木结构的民居,西面紧邻靠地下室边线分布几栋*层建筑,基坑开挖,降低地下水位对相邻建筑将产生不良影响,在基坑支护方案中采用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的方案。地下连续墙厚**cm,在竖向构件部嵌入微风化岩**m,其余部位嵌入强风化岩不少于**m并低于基坑开挖面不低于**米。
二、监测目的
在基坑开挖施工期间对基坑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预警并防范过大位移、变形与工程事故的发生,对基坑周边管线和建筑物变形进行监测,并通过监测,指导施工,实现整个基坑工程的信息化施工。
在基坑施工期间确保围护结构不产生过大的位移和变形。
对基坑外管线和建筑物变形进行监测,预警环境问题。
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
支撑轴力监控。
土体分层竖向位移监控。
6.信息化施工。根据监测数据,及时通报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方案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广东省标准《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范》(DBJ/15-20-97)
广州市标准《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02-98)
《基坑工程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四、监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并结合国家、省市有关规范及设计要求,确定本项工程监测的主要内容及监测频率确定如下:
(1)地下管线、地下设施、地面道路和建筑物的沉降、位移(2)围护的侧向位移(桩体测斜)、围护桩顶的沉降和水平位移(3)水平支撑的应力变化(4)基坑外侧的土体侧向位移(土体测斜)(5)坑外地下土层的分层沉降(6)基坑内、外的地下水位监测(7)基坑内坑底回弹监测。 3 土体分层位移 8 基坑开挖主体结构施工期 30 4 深层侧向位移(包括支护结构)监测 17 基坑开挖主体结构施工期 30 5 水位观测 8 基坑开挖主体结构施工期 30 6 支撑轴力监测 8 基坑开挖主体结构施工期 30 五、项目监测重点、难点及关键性技术
由于本基坑北面、南面及西面数米范围内遍布砖木结构的民居,附近埋设很多管线,一旦基坑支护结构发生重大变形,将危及周边建筑及管线,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变形监测的重点和难点为北面和南面水平位移、沉降、水位及深层位移观测。在此需加强观测。
另外根据由于该工程靠近珠江边,水位的变化会引起土体和砂层的流动,引起支护结构的变形,因此对该基坑水位的观测也是监测的重点。
六、监控与反分析——信息化施工
基坑开挖期间,根据大量的监测数据,利用理论和数值反分析工具预测预报下一步开挖和降水引起的围护结构位移和变形及地面沉降的发展,随时掌握围护结构的位移和地面沉降情况,及时预报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判断结构可能产生变位的原因,信息化指导施工,为有关单位研究对策和采取措施提供依据,防止过大变形和沉降的发生,确保结构本身及周围环境的安全,是尤为重要的。
图1是施工监测和信息化施工流程图,以施工监测、力学计算以及经验方法相结合为特点。与地面工程不同,在地下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勘察、设计、施工等诸环节允许有交叉、反复。在初步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经验方法或通过力学计算进行预设计,初步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工厂化周年袋式生产杏鲍菇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 工程成本管理论文浅谈建筑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doc
- 各班组安全管理制度..doc
- 工程电气施工方案..doc
- 工程管道气压试验打压专项方案..doc
- 工程合作协议..doc
- 高墩柱现浇上下楼梯通道施工方案..doc
- 工程进度款和结算管理办法..doc
- 工程施工类三方协议..doc
- 工程项目材料管理审计方法之我见..doc
- 动力型锂电池高性能聚酰亚胺间位芳纶隔膜的性能、制备及应用研究.docx
- 2025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苏科版上课课件12.pptx
- 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轿车转向器深度仿真分析与创新应用.docx
- 2025年长春健康职业学院单招英语2014-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摘选含答案解析.docx
- 论语班会PPT课件.pptx
- 课堂观察:开启小学新任英语教师专业成长之门.docx
- 双时态变量数据库数据处理技术:原理、挑战与创新应用.docx
- 尾叶桉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多维度解析与生态启示.docx
-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数控滚齿机可靠性深度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docx
- 基于期权的低碳供应链协调策略:理论、模型与实践.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