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几种选择性分离稀有放线菌的方法
几种选择性分离稀有放线菌的方法肖 炜 李铭刚 崔晓龙 李一青 文孟良**(云南大学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教育部微生物资源开放研究重点实验室 昆明 650091)摘要:由于从常见放线菌中发现新化合物的几率越来越小, 人们开始将目光集中于稀有放线菌。作者介绍了近年来出现的胞外多糖胶与动孢溶液相结合的分离方法、再水化-离心法、极高频辐射法、噬菌体定向分离法和蔗糖梯度离心法等用于稀有放线菌选择性分离的方法, 以及这些稀有放线菌在产生生物活性物质方面的潜力关键词:稀有放线菌, 选择性分离, 分离方法, 活性物质中图分类号:Q9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654 (2006)01-0133-05SomeApproachesfortheSelectiveIsolationofRareActinomycetesXIAOWei LIMing-Gang CUIXiao-Long LIYi-Qing WENMeng-LiangYunnanInstituteofMicrobiology,YunnanUniversity, Kunming650091)Abstract:Thefocusofmicrobiologistshasmovedtotherareactinomycetes.Forselectiveisolationofrareactino-mycetesthatallplaytheimportantroleinbioactivecompounds, theapproacheswhichinvolvethemethodsusinggellangumandfloodingsolution、 rehydration-centrifugation(RC)、extremelyhighfrequencyradiation(EHF)、bacteriophageandsucrose-gradientcentrifugationwereintroducedinthispaper.Keywords:Rareactinomycetes, Selectiveisolation, Isolationmethods, Bioactivecompounds放线菌作为生物活性物质的主要产生菌早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然而随着放线菌分离和分类研究的不断深入, 大量常见菌株已被反复研究, 因此从中发现新化合物的几率逐渐降低。由于新物种具有产生新的生物活性物质的潜力, 人们开始使用新的方法在尽可能广泛的范围内寻找新的物种, 特别是那些用常规方法很少分离到的稀有放线菌 (rareactinomycetes)[ 1]。 20世纪 50年代以来人们从稀有放线菌中发现了大量有价值的抗生素, 如小单孢菌产生的庆大霉素, 诺卡氏菌产生的利福霉素, 马杜拉放线菌产生的马杜拉霉素和洋红霉素, 糖多孢菌产生的红霉素, 游动放线菌产生的游壁菌素, 拟无枝酸菌产生的万古霉素等等。这些事实表明稀有放线菌也具有产生新抗生素的巨大潜力[ 1, 2]。分离这些稀有放线菌, 不仅可以减少对产生已知生物活性物质菌株的重复分离, 还可扩展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多样性。由于稀有放线菌对生长环境的特殊要求, 难以用常规手段分离获得, 所以要根椐不同类群的特性设计针对这些特定种属的选择性分离方法。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在对稀有放线菌选择性分离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3~ 6], 同时也用这些选择性分离方法分离到不少稀有放线菌, 并显著提高了具有医用前景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发现机率。此外, 这些分离方法的使用也有助于回答这样一个问题:稀有放线菌很少被分离到是因为它们在环境中数量稀少, 还是仅仅因为它们难以被分离和培养。本文就以上情况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几种高选择性分离稀有放线菌的有效方法胞外多糖胶 (gellangum)和动孢溶液 (floodingsolution)相结合的分离方法Gellangum是由Pseudomonaselodea产生的胞外多糖, 过去常用来作为植物组织培养的凝固剂, 能促进植物生长。 Suzuki等人[ 3]首先将其用于稀有放线菌的分离, 并发现胞外多糖胶能促进很多放线菌的气生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很多物质都能增加放线菌游动孢子的游动性, 如蛋白胨, 牛肉膏, 含土壤浸汁的磷酸盐缓冲液, 脱脂牛奶等。各种动孢溶液对不同的菌影响不同, Suzuki等在使用脱脂牛奶作为动孢溶液时发现不同的菌对脱脂牛奶的浓度、 pH、处理时的温度、离心时的速度及时间有不同的要求。另外, 使用高压灭菌后的脱脂牛奶比使用未灭菌的脱脂牛奶所获得的游动孢子数少, 这可能因刺激孢子游动性的物质对高温高压敏感所致[ 4]选择性分离鱼孢菌Suzuki等曾以鱼孢菌作为他们筛选生物活性物质的目标菌 ,对采自 28个国家的 4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