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人物传记阅读技巧.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高考人物传记阅读技巧

2017年高考人物传记的阅读技巧传记是高考在实用类文本中选取最多的一种文体,这一文体和小说、写人叙事散文有相似之处,但又有独特的特点。因此本课题先让考生把握传记的文体特点,再让考生掌握读懂传记的方法。这样在解答高考题目时能有的放矢。 、传记的阅读技巧 传记阅读“5步骤”:—筛—寻—品—思 步骤一:标,就是标记出传主的人生成长经历或轨迹的相关语句,这是文章的线索。 步骤二:筛,就是筛选出“事”,传主有哪些“事迹”“成就”“贡献”“行为”“经验”等。 步骤三:寻,就是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寻出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语句,并体会其意图。一个人的个性、思想的形成必定会受到所处的特定时代及其成长环境等外因的影响,了解这些重要事实可以使我们对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作出符合实际的分析,以便更立体地了解人物,对其思想、品格及功过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 步骤四:品,就是找出刻画传主的细节并体会其作用。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犹如人体之血肉,能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在能帮助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传主的性格、理想的同时,关注这些还可以引发读者的思索,使之从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教益。 步骤五:思,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思考作者传达了传主怎样的思想、性格、观点等,这需要结合传主的事迹思考;二是思考传记中的评论性语句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态度。传记中有作者评论的传记一般称之为评传,评传是传记中的跨类文体,处于人物传记和文学评论之间,一方面有对人物生平较完整的叙述,借以展示传主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结合这些叙述,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由此可见,传记中的“评”往往是文章的关键。因此,读懂这类文章必须注意分析作者的评论性语言。三是思考除了传主之外的人物作用及相关链接内容的作用。 [传记阅读读文示范] 高考原文 读文示范 (2015·全国卷Ⅱ)将军赋采薇戴安澜任第73旅旅长后,回顾多年对日作战的经验教训,认定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部属努力,而部属的旺盛士气来自他们的爱国热情。他特意抄录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激发大家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 为了抗战大业,戴安澜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自由报》记者宗祺仁前来采访,与他彻夜讨论时局,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这时有人提醒戴安澜,说宗是共产党,须多加提防。他坦然答道:“现在是国共合作抗战,何防之有?宗是否共产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新闻记者,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有卓越的见解。我们正缺少这样的爱国志士。”几天后,他还把自己的军事著作交给宗祺仁修改并题词。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决定派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当命令到达时,已升任第200师师长的戴安澜高唱《满江红》,并向官兵宣讲诸葛亮远征的事迹,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激励官兵。赴缅途中,他激情满怀,赋《远征》二首以明志。其一云:“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其二云:“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秦皇。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 [阅读模板] 步骤一:标请在文中用横线标记出戴安澜抗战经历的时间性语句。步骤二:筛根据文意,在下面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以概括传主戴安澜抗战时人生经历。任第73旅旅长后摘录爱国诗词,激励士兵→赴缅作战途中,作诗明志→入缅不久,孤军固守东瓜→被迫突围,回国途中又遭日军伏击,以身殉国。步骤三:寻文中标着重号的语句交代了戴安澜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请思考这些语句对传主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正是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戴安澜的民族大义、临危不惧、指挥若定、精忠报国等品性才得以展示。步骤四:品1.“何防之有?”这一语言细节描写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很好地表现出戴安澜将军的人格特征:爱国,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朋友间相互信任。2.试分析戴安澜将军给夫人王荷馨写的绝命家书这一细节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参考答案:能更好地表现出戴安澜将军也有侠骨柔肠、关爱家人的平凡人的一面。 步骤五:思 请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1.日本人为什么佩服戴安澜将军? 参考答案:(1)佩服其旺盛的战斗意志;(2)佩服其勇气。 2.老华侨为什么会自动捐出自备的楠木寿材? 参考答案:因为戴安澜将军为国捐躯,火化后却装入小木箱,出于对将军的爱戴之情,自动捐出自备的楠木寿材。 3.相关链接②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能让人了解戴安澜将军的文韬武略,献身正义事业的原因,也照应原文“赋《远征》二首以明志”部分。 入缅不久,日军主力迫近东瓜,军长杜聿明决定集中主力击溃日军。戴安澜立下誓言:“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国威之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这时,英军突然撤走,我方援军未至,形势危急,戴安澜决心以身报国。他宣布:“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