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对皮肤损伤的组织学观察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doc

超声波对皮肤损伤的组织学观察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超声波对皮肤损伤的组织学观察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超声波对正常皮肤损伤的组织学观察 黄宏 朱方强 许川 王丽丽 赖西南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2)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创伤呈不断增多之趋势。而开放性创伤无论平战或战时都多见。尽早实施彻底清创是防止或减少创伤后感染和死亡发生的关键。80年代以来,国内外已有研制和应用超声波射流冲洗系统的报告〔1〕。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效应产生强大的机械力将创面上的细菌、污染物、破碎的坏死组织剥离下来,达到有效地清洗创面的目的,并具有杀菌作用,因而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但是,超声波也能引起生物组织损伤效应,其损伤程度与频率和功率有关〔2〕。我们设计的便携式超声波冲洗能发射3种不同功率的超声波,本实验欲观察其不同功率的超声波作用于皮肤及深层组织所引起的损伤效应。 1.材料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2只,兔龄16周。用毛剪进行背部及腿部脱毛。并用记号笔标记出超声波作用点,冲洗时出水头应尽量接近皮肤(距皮肤约1mm)而不接触皮肤。我们所设计的超声波射流冲洗系统具有3种不同大小功率,采用不同功率的超声波(高、中、低3档)分别进行皮肤定点冲洗20S、40S、60S后,立即取材,取材包括全层皮肤和1cm厚的肌肉组织。用10%的甲醛固定,HE染色。光镜下观察皮肤、肌肉组织的病理学改变。 结果 2.1正常兔皮肤、肌肉组织 表皮连续,上皮细胞层数较少3~4层,乳头层也不明显。真皮层为非常致密的结缔组织,其间几乎没有细胞成份,血管极少,只有密集的、成束状的红染的胶原纤维,排列均匀、规则。皮下组织层很薄,为纤细疏松的结缔组织,血管较多。再深层为肌肉组织,横切面上,肌细胞膜完整,肌浆内肌原纤维排列整齐,胞核位于肌膜下。 低档超声波冲洗 大体病理变化:肉眼观皮肤表面无任何改变。显微镜下观察:冲洗20S、40S、60S后,对皮肤、皮下组织以及深层肌肉均没有损伤性改变,其组织学结构正常。 中档超声波冲洗 大体病理变化:仅在冲洗60S后,局部皮肤表面轻微发红。显微镜下观察:冲洗20S、40S后,仅见皮下小血管轻微充血(+)。冲洗60S后,皮下小血管充血(++)即中度充血,表皮与真皮出现分离,其胶原束排列变得疏松(图1)。但表皮是连续的,无缺损,真皮出现损伤性改变。深层肌肉没有损伤性改变。 2.4高档超声波冲洗 大体病理变化:冲洗40S、60S后,局部皮肤表面有轻微发红,肿胀。显微镜下观察:冲洗20S: 表皮出现不连续的缺损区域(图2)出血明显(+++),可见白细胞滞留于小血管;也可见皮肤肿胀,表现为局部高出皮肤,皮下致密结缔组织变得疏松,胶原束断裂呈点片状。深层肌肉均没有损伤性改变。冲洗40S: 表皮崩解,表皮缺损区较20S增多,皮下出现多个组织疏松区,表现为胶原纤维断裂、缺失,排列致密的胶原变疏松(图3)。血管改变同20S。深层肌肉均没有损伤性改变。冲洗60S:表皮多个缺损区,而且缺损区较大,皮下胶原纤维出现碎裂、缺失改变,排列紊乱且疏松,由束状变为点片状,呈弥漫性改变(图4)。深层肌肉均没有损伤性改变。 作者简介:黄宏,重庆市人,博士,教授。电话邮箱:huanghongcq@ 讨论 本所设计的超声波射流冲洗系统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原理来进行清创,通过超声波加载射流,即是超声波作用于流动的冲洗液对污染伤口实施清创。 空化作用是超声波的一种主要作用。超声空化是强超声在液体中引起的一种特有的物理现象,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声学问题[3]。亦即当一个大气压以上的超声声压作用于冲洗液时,在液体中产生空洞,溶入液体的气体进入空洞产生许多微气泡,这些微气泡随着超声振动做强烈的膨胀和收缩,气泡破灭时,产生很大的冲击力(约100个大气压),伤口中的细菌、异物在这个压力直接作用下,被乳化、分散、离开伤口组织。此外,由于非线性效应会产生声流和微声流,而超声空化在固体和液体界面会产生高速的微射流,所有这些作用,能够破坏污物,除去或消弱边界污层,增加搅拌作用,强化液体清洗剂的清洗作用。凡是液体能浸润到且声场存在的地方就存在清洗作用[2,4]。因此,该仪器的清洗效果取决于冲洗液空化效果。 空化作用与超声波的强度(功率)和频率有关。超声波的强度,即单位面积声功率,超生清洗效果的好坏,取决于空化作用,超生强度越大,空化作用越明显,也就是清洗效果越好。超声波强度超过0.3瓦声功率时(0.3w/cm2)水溶液就能产生空化;超声波空化作用与超生频率的关系表现为,空化作用是随着超生波频率的降低而降低,低频时易激放空化。16~25千赫兹时空化作用好。但是,低频、高强度超声波引起的生物损伤效应明显,因为,生物组织的损伤程度与频率的高低相反,与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