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等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有关情况汇报.DOC

水泥等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有关情况汇报.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泥等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有关情况汇报

陕西省“十二五”产业结构调整规划 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对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一五” “十一五”主要产品产量(产能) 产 品 名 称 单 位 2005年 2010年 五年增加量 万吨 蔬 菜 万吨 869.9 13.1 苹 果 万吨 560.1 8 295.9 奶 类 万吨 141.7 1 35.7 原 煤 万吨 天然原油 万吨 原油加工量 万吨 111980 842 天然气 亿立方米 电力装机 万千瓦 1093 其中:新能源发电装机 万千瓦 157.8 271 113.2 太阳能光伏电池片 兆瓦 1000 1000 甲 醇 万吨 51 钢 材 万吨 337 9水 泥 万吨 1972 3491.79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30.3 82.44 数控机床 台 3594 1汽 车 万辆 4.26 65 61.71 变压器 万千伏安 3682 1污水处理能力 万吨/日 57.5 287.2229.7 铁路营业里程 公里 3696 4300 604 高速公路 公里 1300 3452158 农村公路 万公里 4.4 13.7 9.3 客货运输周转量 亿吨公里 2、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全省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强农惠农各项政策,围绕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这条主线,粮食生产连续丰收,苹果面积产量稳居全国首位;设施蔬菜面积成为西北最大的省份,果业、畜牧业、设施蔬菜等产业成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新的支撑点;坚持“稳粮、优果、兴牧扩”的发展思路,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43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988.45亿元,年均增速7%,比“十五”加快了1.2个百分点,“十一五”成为农业发展形势最好,农村面貌变化最大,农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3、工业。第二产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增强,增加值由2005年的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亿元,年均增长15.8%。在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1亿元,年均增长16.7%。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缴税金904.12亿元,占财政收入的50%以上。特别是2009年,全省工业的发展格局发生重大变 2010年全省支柱产业工业生产总值占比 制造业发展速度和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能源化工业。“十一五”以来,全省关停小火电122.8万千瓦完成国家下达计划的111.5%;水泥淘汰1619万吨超额3倍完成国家下达我省淘汰400万吨计划;炼钢行业淘汰88万吨,焦化行业淘汰2628万吨,电石、铁合金、造纸等行业超额完成淘汰任务。淘汰这些落后产能后,年可节能1553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硫24.5万吨。 1992-2010年陕西省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增速 4、第三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产业结构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亿元。从第三产业发展来看,2006年至2010年年均增长15%,虽然比第二产业增长速度低,但仍处在较快的发展阶段,且呈现逐步加快的良好态势,是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柱产业,对稳定和促进全省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6~2010年三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6%,年均拉动经济增长4.2个百分点,保障和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大为增强。 5、非公经济。近年来,陕西非公经济得到了逐步的发展壮大,尤其是第三产业,非公经济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区域经济所有制结构得到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为49.5%,较2005年提高6.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中非公有制经济占29.8%;第二产业增加值中非公有制经济占47.8%;第三产业增加值中非公有制经济占57.5%,分别提升0.1、10.2和3.1个百分点。 6、创新。发展动力不断加强,创新环境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的科技政策法规体系框架;财政科技投入明显增加,全省财政科技投入累计86.08亿元,年平均增长35.72%,组织实施省级各类科技计划8578项,总经费19.2亿元;科研创新能力增强,获得重要科技成果2475项共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24项,获省级科技奖励861项。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21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42%。全省大中型企业从事科技活动人员6.5万人,占企业从业人员的5.2%,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 一是产业发展层次较低。2010年我省GDP全国第1位、西部第位,省GDP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