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水利水电工程砂砾石料压实质量试验检验规程密度桶法1范围.DOC

水电水利水电工程砂砾石料压实质量试验检验规程密度桶法1范围.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电水利水电工程砂砾石料压实质量试验检验规程密度桶法1范围

水电水利工程砂砾石料压实质量试验检验规程 密度桶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密度桶法现场确定砂砾石料的相对密度,以及砂砾石料压实质量现场检测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70m以上砂砾石坝,70m以下的砂砾石坝可参考使用。 2 术语 2.0.1 砂砾石料 指粒径不大于600mm的砂、砾石、卵石、漂石的天然混合料。 2.0.2 上包线 各粒径级累计含量最大值连续绘制的曲线,即最细级配曲线。 2.0.3 下包线 各粒径级累计含量最小值连续绘制的曲线,即最粗级配曲线。 2.0.4 平均级配线 各粒径级累计含量平均值连续绘制的曲线,即平均级配曲线。 2.0.5 上平均级配线 各粒径级累计含量最大值和平均值的平均值连续绘制的曲线,即细值平均级配曲线。 2.0.6 下平均级配线 各粒径级累计含量最小值和平均值的平均值连续绘制的曲线,即粗值平均级配曲线。 3 总 则 3.0.1 为了规范水电水利工程砂砾石密度桶法压实标准的确定方法和压实质量检验方法,提高工程压实质量水平,特制订本规程。 3.0.2 本规程用密度桶法确定砂砾石料的最大、最小密度,建立相对密度质量标准关系,对砂砾石料压实质量进行评价。 3.0.3 本规程适用于最大粒径≤600mm范围内的砂砾石料。 3.0.4 试验仪器、设备应符合GB/T 15406的要求,并经过检定或校准。 3.0.5 本规程中涉及的土工试验,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 4 试验用料和级配的确定 4.1 试验用料 4.1.1 试验用料应与工程实际应用料源一致。 4.1.2试验用料采取时应对料场覆盖层、风化层剥离干净,无腐殖土,无杂物。 4.1.3将选取的砂砾石料在自然条件下风干,风干后实测砂子含水率不大于0.5%视为风干料。 4.1.4剔除大于600mm的砾石后,对风干砂砾石料进行分级筛分制样,分级粒径组按照600~400mm,400~200mm、200~100mm、100~80mm、80~60mm、60~40mm、40~20mm、20~10mm、10~5mm、5mm以下共十级,每级制样数量应大于本级试验用料的1.2倍。 4.1.5大于100mm的砾石宜用直径环进行分级,小于100mm的砂砾料应采用筛析法进行分级。 4.1.6应设置专门的储备场地,将分级好的试验用料进行储存标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混合、污染、受潮。 4.2试验级配的确定 4.2.1按照设计要求和料场复查的结果确定砂砾石料的基本级配线。 4.2.2基本级配线应包含上包线、下包线、平均级配线。 4.2.3试验级配线宜选择上包线、上平均级配线、平均级配线、下平均级配线、下包线5条级配线。 5 试验仪器及设备 5.0.1密度桶法相对密度试验施工设备包括自行式振动碾、装载机、推土机、自卸车。振动碾宜采用20t~26t。 5.0.2试验检测设备 1 密度桶:为带底无盖钢桶。钢桶直径为砂砾石料最大粒径3~5倍,且不大于2000mm;桶高不宜小于最大粒径2倍且不大于1000mm,桶壁厚不小于12mm。结构形式,如图5.0.2; 图5.0.2 密度桶结构图 2 台秤:称量100kg、最小分度值50g; 3 天平:称量2000g、最小分度值0.1g;。 4 分级直径环:600mm、400mm、200mm。 5粗筛:圆孔,孔径100mm、80mm、60mm、40mm、20mm、10mm、5mm。 6细筛:圆孔,孔径5mm、2mm、1mm、0.5mm、0.25mm、0.1mm、0.075mm。 7 其他:烘箱、瓷盘、炒锅、水平尺、标准砂、盛水容器等。 6 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6.1 试验场地 6.1.1 试验场地宜选择在平坦、坚实的基础上,且交通、水电便利等。 6.1.2 试验场地基础应进行处理,表面杂物清理干净,用振动碾碾压20遍,直到无明显下沉为止。 6.1.3 试验场地布置按试验组合进行,1组试验场地尺寸6m×10m。多组同时试验时,相应扩大场地尺寸。 6.2 密度桶布置 6.2.1 按试验组合的具体情况布置试验场地。同一砾石含量的级配料应做平行试验,布置2个密度桶。 6.2.2 在桶底碾压体表面均匀铺一层厚度为5cm左右的细砂,静压2遍。 6.2.3将密度桶安放在细砂上,将其中心点位置对应用灰线标识在试验场外,密度桶中心线应在同一轴线上,桶与桶之间的净间距应不少于3m。试验布置见图6.2.3。 图6.2.3 试验场地布置图(m) 6.3 试验组次 宜根据上包线、上平均级配线、平均级配线、下平均级配线、下包线5个不同级配,共5组次10桶,配制试验用料,进行不同砾石含量时的最大、最小干密度试验。 6.4 最小干密度试验 6.4.1 用量测法或灌水法测定密度桶的体积,精确至1 cm3。 6.4.2 按照选定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