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歇尔大法官及杰斐逊总统一段公案
马歇尔大法官及杰斐逊总统一段公案杰斐逊全传,刘祚昌,齐鲁书社,2005
打造美国,詹姆斯·西蒙著,徐爽、王剑鹰译,法律出版社,2009
犜犺犲犔犻犳犲狅犳犑狅犺狀犕犪狉狊犺犪犾犾,AlbertJ.Beveridge.CosimoClassics,2005
自立宪建国起,美国法官与总统明争暗斗屡见不鲜。其中最早的当数19世纪初马歇尔大法官与杰斐逊总统的矛盾和冲突。这一冲突在美国历史上被一再渲染,一定程度上象征着法治和民主的冲突。在记述这段历史时,史家也常常不能保持中立,或者“贬马扬杰”,或者”赞马抑杰”,将自己的立场和情感偏好倾注其中。甚至连远在中国的美国史学者,在论述两百年前美国这段公案时,也不自觉地卷入其中。已故的中国美国史专家刘祚昌先生的晚年大作《杰斐逊全传》也未能免俗。
说起来很有意思,马歇尔与杰斐逊两人,同为弗吉尼亚老乡,本为远房亲戚(杰斐逊的外公和马歇尔的曾外公是亲兄弟,都是弗吉尼亚望族伦道夫家族的成员)。虽是亲戚和同乡,但两人的政见却大相径庭。马歇尔是一个地道的联邦党人,一生坚信美国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联邦政府。而杰斐逊是个反对联邦强大的州权派。他们对联邦重要性认识的不同,可能与他们不同的生活经历有关。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杰斐逊并没有投笔从戎,到战场上杀敌,而是在后方以“大领导”的身份从事组织协调。相比之下,小军官马歇尔上尉直接参加了战斗,目睹了大陆军中各邦(州)民兵建制庞杂,各行其是,指挥混乱的局面。这一经历让他深深体会到了建立一个强大而统一的联邦的重要性。马歇尔曾回忆说:“我作为一个弗吉尼亚人参加独立革命,闹完了革命变成了一个美国人。”
在杰斐逊当政期间(1801年至1809年),两人不同政见最终变成了相互敌视。在1800年那场胜负难定,甚至有些混乱的总统大选后,美国终于完成了政权在不同党派之间的和平转移。1801年,杰斐逊甫一上任,便面临一个让他难堪的事情。在联邦党人总统亚当斯离职的前一天,任命了一批忠诚的联邦党人为法官,以便在联邦党失去立法和执法两个部门的控制之后,利用联邦法官终身任职的规定来保持他们的残余影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午夜法官”事件。当时,马歇尔担任国务卿(兼任着首席大法官)负责派送委任状,由于仓促行事,部分委任状没有及时送出。杰斐逊和他的国务卿麦迪逊决定扣留委任状,这个决定导致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
那么,刘先生是如何评价这场司法较量的呢?他认为马歇尔意见书所宣称的司法审查权“完全是马歇尔个人的杜撰。他是妄想让联邦最高法院独占解释宪法的权力,以便填补宪法的漏洞。”“换言之,在这样重大问题上,杰斐逊等人被诡计多端的马歇尔骗了。但马歇尔之宣布国会的一项法律为违宪,在美国历史上是第一次,并且在美国历史上为司法机关复审宪法一事树立了一个高度模糊的先例,为后来马歇尔肆意歪曲宪法开辟了道路。”
那么,马歇尔所宣布“司法审查权”究竟是不是他本人的杜撰呢?的确,关于这一判决的是非曲直,美国学界一直争论不断,甚至有“司法篡权”之说。但是,用“杜撰”、“诡计多端”、“肆意歪曲”,这样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修辞,似乎有些过头了。实际上,宪法司法审查权很难说是马歇尔的“杜撰”。在“马伯里案”之前,司法审查已经播下了种子。在美国联邦诞生之前,独立后邦联时期的各邦(州)就有邦(州)法院审查州议会立法的判决。另外,作为美国宪法解释的权威文本,《联邦党人文集》第七十八篇(汉密尔顿撰写)也明确指出,宪法是最高法,一旦其他法律与之有冲突,必然要以宪法为准。
通过“马伯里案”的裁决,马歇尔确立了司法审查权,并将它逐步运用否定各州的立法,这让主张州权为上的杰斐逊派大为震惊。鉴于联邦法院主要由政敌联邦派把持,杰斐逊和他的支持者忧心忡忡,他们决定以弹劾法官的方式给最高法院点颜色看看。杰斐逊派先从联邦地区法院的法官开刀。新罕布什尔的约翰·皮克林成了第一个牺牲品。此公酗酒成性,精神恍惚。但是,宪法规定的弹劾条件是“叛国、贿赂或其他重罪和轻罪”。于是,在弹劾皮克林时,杰斐逊派控制的国会就面临这样的选择难题,即酗酒和精神紊乱与宪法所规定的弹劾罪行相去甚远。判决书最后只是说皮克林“犯了被指控的那个罪”,而没有指出他究竟犯有哪项重罪。弹劾皮克林的成功增强了杰斐逊共和党人的信心,他们第二个目标是最高法院大法官蔡斯。作为一个激进的联邦党人,蔡斯经常发表一些与其法官身份不相配的党派言论,抨击杰斐逊的人品和政策,曾经断言如果杰斐逊当选总统,“我们的共和政府将沦为暴民政治,变成可能有的政体中最坏的一种”。杰斐逊之所以同意弹劾蔡斯,除了出于他的憎恶,更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最终弹劾马歇尔。
在当时负责裁定是否有罪的参议院中,有25位是杰斐逊派,只有9位是联邦派。如果严格按照党派立场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