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1期 机械 设计 与制造
2011年 1 Machinery Design Manufacture 239
文章编号 :1001—3997(2011)oi一0239—03
矿用汽车油气悬架系统建模与仿真
曹瑞元 张 宏 熊诗波
(’太原理工大学 机械 电子工程研究所,太原 030024)(。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太原研究院,太原 030006)
Modelingandsimulationofhydro-pneumaticsuspensionofminetruck
CAO Rui—yuan .ZHANG Hong2,XIONG Shi-bo
(ResearchInstituteofMechano—ElectronicEngineeringTaiyuanUniversityofTechnology,Taiyuan030024,China)
(2TaiyuanInstituteofChinaCoal—ResearchInstitute,Taiyuan030006,China)
? Kevwords:Minetruck;Hydro—pneumaticsuspension;Stimless;Dampness !
/
_. _. -. … . _ . … ¨ 一 . -. … . -. … + ’ . _一 … + -. -◆ 一 + … . -. _ . -。● … . -. -. - .◆ -. .. -. 。◆ .
中图分类号 :TH16,TP391-41 文献标识码 :A
矿用汽车运用在 比较恶劣的煤矿井下巷道中,由于路面起 车身的重量,而摆架后端与车架之间通过一关节轴承铰接。油气
伏不平,作用于车轮上的垂直作用力具有较强的冲击力,车辆的 悬架缸实际上是一个单作用液压缸,其活塞杆腔与大气相通,活
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较差。而油气悬架具有 良好的非线性刚 塞腔通过单向阀和阻尼孔与蓄能器相通。而蓄能器是油气悬架系
度和阻尼特性,可以极大地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 统的主要弹性元件,它安装于前车架上,依靠氮气的弹性变形来
~一一一~一一~~一
性,从而改善驾驶员的舒适性,并且 由此可以减轻车辆零部件的 缓和或抑制不平路面对矿用汽车带来的冲击。
损坏程度、提高车辆的使用寿命。 1_2工作原理
以WC5矿用汽车油气悬架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综合 矿用汽车油气悬架系统属于独立式悬架系统,其单轮两 自由
特性分析,为矿用汽车油气悬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度非线性物理模型,如图2所示,活塞杆腔(Ⅱ腔)与大气直接相通。
依据。
当车辆受到路面不平激励时,活塞杆相对缸筒上下运动。当活塞杆
1油气悬架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向上运动时,I腔内压力增大,腔内的油液通过单向阀和阻尼孔进
1.1结构 入蓄能器 内、压缩蓄能器内的氮气以此来吸收路面对车辆带来的冲
击,此时油气悬架的作用相当于传统悬架的弹簧;当活塞杆向下运
动时,I腔内压力减小,蓄能器的部分油液在高压氮气的作用下压
入活塞腔中并对其补油,此时单向阀关闭,油气悬架起着减振作用。
图 1矿用汽车油气悬架
1抽气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汽车标准汇编 第六卷 车身及附件_部分2.pdf
- 关于镁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与发展趋势.pdf
- 科技创新汽车用热镀锌板连续退火工艺.pdf
- 汽车ABS原理与结构_部分3.pdf
- 机理分析汽车悬架性能检测方法及其设备.pdf
- 汽车营销实务_部分6.pdf
- 科技创新汽车用CNG钢瓶应力与疲劳寿命分析.pdf
- 机理分析汽车线束生产信息分析及布局优化.pdf
- 汽车理论 张树强_部分7.pdf
- 机理分析汽车离合器壳消失模铸造模具的设计.pdf
-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契约治理效应的多维审视与优化路径.docx
- 2025年锂电池硅碳负极制备技术产业创新与市场竞争力研究.docx
- 海尔集团物流模式.pptx
- 2025年锂电池硅碳负极制备技术产业创新与市场前景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锂电池硅碳负极制备技术产业创新与市场拓展趋势报告.docx
- 2025年锂电池电解液阻燃技术突破,提升储能系统安全性能与可靠性.docx
- 上市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深度剖析与展望.docx
- 2025年锂电池硅碳负极制备工艺创新对储能市场的影响报告.docx
- 2025年锂电池硅碳负极制备技术创新助力电动汽车产业.docx
- 2025年锂电池硅碳负极制备技术升级,引领储能技术新方向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