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麦田里守望者》主人公思维风格语言及认知探究
《麦田里守望者》主人公思维风格语言及认知探究[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738(2012)02006003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著名作家J. D. Salinger的唯一长篇小说和代表作,被誉为为“现代经典”。小说讲述了作为青春期的16岁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尔德在疗养院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了自己在纽约市的三天成长经历。霍尔顿出身于美国富裕中产阶级家庭,在圣诞前夕因为期末考四门学科不及格,第四次被学校开除,不敢贸然回家,从而独自在纽约市游荡。期间,他出入车站、旅馆、酒吧、电影院、戏院和公园;他会前女友、旧校友,访老师,嫖妓,接触到了美国各个阶层的人物,目睹了二战后美国的千疮百孔,体会了社会的庸俗、自私、残忍和虚伪。作者用独特的叙事视角和生动的语言刻画了青少年从孩童向成人过渡中认识世界独特的风格,即青少年的思维风格;霍尔顿敏感的洞察力和细腻的情感也体现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情感的、社会的以及精神上的种种矛盾和困惑。本文选择《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一文本,对小说主人公即第一人称叙述者霍尔顿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独具特色的思维风格进行语言和认知研究。
一、思维风格
“思维风格”这一术语由Roger Fowler在1977首创,后经Geoffrey N. Leech Michael H. Short,Elena Semino等学者逐步发展完善。“思维风格体现了小说人物、叙述者或是隐含作者个人特有的认知方式,捕捉世界观中个人特有的语言和认知方面,包括个人特有的认知习惯,能力和局限,信仰和价值观”\[1\]。学者们因研究侧重点不同采用了不同的术语和不同的分析方法。对思维风格的研究可大致分为语言和认知两种不同视角的研究。目前,语言研究主要从词汇、句法和人物对话切入,对小说思维风格进行分析。认知研究现在主要运用隐喻理论、图式理论和混成理论来探讨小说思维风格。
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对“独特语言表现”特别关注,主要采用语言理论和语言分析来探讨小说思维风格,所以被称为思维风格的语言研究,其中主要包括“M. A. K. Halliday运用语言功能理论分析词汇和及物性,Fowler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词汇不足、过度词汇化、句法和动词及物性等方面,G. N. Leech和M. H. Short通过词汇、句法、语篇关联和文本的整体结构来研究思维风格”\[2\]。Elena Semino等语言学家通过语用角度来分析会话行为中投射出的思维风格。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思维风格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新的研究视角,思维风格的研究重点也从语言转移到认知研究,研究的侧重点转移到了对“个人心理”的深入探索。认知研究运用图式理论、认知隐喻理论和概念复合理论分析小说思维风格。“认知隐喻的系统运用,图式的建立和更新,概念的混成,可以反映出个性化的认知习惯以及了解和谈论世界的个性方式。”\[3\]97
思维风格与小说世界概念化的语言结构密切相关,融合语言和认知两种研究的优点可以更全面地展示小说思维风格的特点。因此本文采用语言和认知二者结合为研究方法来分析小说主人公的思维风格。李小梅:《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思维风格的语言和认知研究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 第25卷第2期
二、《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思维风格的语言研究
在词汇层面上,主人公霍尔顿张嘴闭口都是粗俗语。处于青春期的霍尔顿在向成人世界迈进,他不可避免地总在模仿成人。无论是在描述自己喜爱的事物或是厌恶的事情,霍尔顿都无法离开“hell”, “bastard”, “goddam”, “for Chrissake”这类的粗俗语,他一直试图以成人的角度和口吻来认识和评价现实。在成长过程中,青少年霍尔顿面临着种种困惑和矛盾,因此在霍尔顿言语中出现大量用词错误和某些词汇的反复使用。他在很多词后都错误添加了一个形容词词尾“y”,例如: ChristmasCharistmasy(很圣诞的), vomitlooingvomitylooking(长的很呕的),snobsnoby(很拉皮条的), fistfisty(很拳头的)。
霍尔顿总是在人名前或是事物前加了“old”,不管是他喜欢还是憎恨的人或物,如他把伪善的历史老师斯宾塞先生叫作“old Spencer”, 把虚伪势利的西尔斯学校校长叫作“old Haas”,把最喜爱的妹妹叫做“old Phoebe”,把基督叫作“old Jesus”。主人公霍尔顿言语中大量使用的粗俗语、用词错误和某些词汇的反复使用体现了霍尔顿作为懵懂少年对世界认知的局限,以及对成人世界的心理调试。
在句型方面,霍尔顿言语中惯用的松散句型结构反映出他在成长过程中的彷徨和犹豫,他向成长世界中过渡中的困惑和迷茫。松散句型结构在小说一中出现多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