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戍边把青春及名字留在山顶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了戍边把青春及名字留在山顶上

为了戍边把青春及名字留在山顶上在算井子边防派出所正南五六公里处,有一座山名叫大红山。 其实山体并不是红色的,漫山遍野都是黑色、褐色的砾石,在烈日的映照下散发着金属般的光泽,凡是到过算井子的人都要登上这座海拔1800多米的高山。汗流浃背地爬上高高的山顶时,感到十分惊奇,在不很宽阔的山顶上,有许许多多用形态各异的小石头摆出的名字:宝成、沙仁、石奋河、巴雅尔、张树荣、康玉平、高冰、何风林、郭永春、韩平、李荣……一共是145个名字。教导员刘海军说:第三任所长沙仁,在这里一干就是11年;指导员高冰娶了牧民的女儿,把家安在了算井子;第九任所长额日登贺西格,一家四口分居四地,孩子患病差点丧命;白布和在这里当了11年司机,熟悉边境每一眼泉水,每一个山沟…… 我们看得出这些摆出的名字中,有些已被风沙剥蚀得残缺不全了,但刘教导员能很轻易地读出来,并且能说出有关这个人的一两件事,性格的,或是事件的。我们知道刘教导员未曾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谋面,但谈起他们时,表情亲切自然,像讲自己的家人一样。前人的生命在后人的血脉中得到延续。 第一个名字:勒石铭志成为传统 站在大红山顶上,极目望去,算井子犹如一块被历史遗忘的古币,除了狂风的嘶鸣,四野荒无人烟,时空仿佛被凝固了。这里也仿佛成了锤炼部队战斗力的练兵场,每一个在算井子工作的人都将自己的名字留在了这里。人走了,心留了下来。 第一个在大红山上留下名字的叫宝成,是算井子边防派出所的第三任指导员,从风景如画的大连来到这荒僻之地,媳妇走到半路就扭头返回大连了。他独自走上大红山,一个大男人整整哭了一天,边哭边用石头摆刻了自己的名字。从此,勒石铭志成了算井子一代代戍边官兵的传统,也成了算井子的历史,戍边人精神的凝聚。 在招待所我们意外地见到了宝成。当听到我们去算井子采访时,他惊喜地拉住我们的手,问大红山上他的名字还在不在。我们说在,就是不太清楚了,他又问敖包在不在,我们讲在而且高了很多,他说,来了额旗就想去算井子,可就是路远去不了。然后他又告诉我们,敖包是祭奠英雄的地方。最早的那几块石头就是他和几位战友推上去的,现在总觉得魂就在那个山上,散也散不了。 宝成想起了当年的自己。 “那年下所的新兵是用大汽车拉去的,一路上风沙特别大,用了四脸盆水洗过的头还是粘糊糊的;感冒没有药,一天一天地咳嗽;新兵们没烟抽,满地转着找烟屁;伙食差,断粮后曾煮过饲料吃,有一天连饲料都吃完了;没盐吃,盐罐子都用开水冲涮了好几遍;没菜吃,只好把过去扒下的白菜帮子捡回来煮着吃。这一切,让我很苦恼,总觉得自己被判了刑似的。后来我喝了点酒,拿上枪悄悄跑了出去。分队长发现后怕我出事,带了五六个战士远远跟着我。边走边喊着让我想开点,我把子弹推上膛,边哭边走边回头看他们,心想哥们儿,再见了,我是不打算活了。一回头,分队长他们就趴倒,怕我用枪射他们。看我走,又跟上,一直跟到大红山上,一路他们也不知道卧倒了多少回。我累得趴在地上大哭,把子弹一股脑地射向天空,便醉的不省人事,和死人差不多被抬了回去。事后除写了份检查外,再没有人说过我什么,因为大家的感受都一样……后来,我把自己的名字用石头圈了好几圈,过去的我就算真正死了。” 一段经历,也许带着耻辱,也许带着光荣,当一个曾经懦弱过的人向你坦露胸襟以后,你能再鄙夷他是个胆小鬼和懦夫吗? 宝成告诉我们,派出所刚成立的时候,来了汽车,牧民们象发现了外星飞船一样。派出所带来的一切如同普罗米修斯偷来的火种,第一次燃起了算井子人渴望新生活的欲望。以生存和进步为主题的“八大员”,第一次惊醒了戈壁大地。保卫员、理发员、邮递员、炊事员、放牧员、卫生员、售货员、宣传员,义无返顾地承担起了算井子地区的教育、邮电、卫生、宣传等工作。官兵们用自己的双手启开了算井子人通向外面世界的大门。 在我们去算井子采访时,一位老牧民向派出所的同志问起宝成的情况。宝成作为派出所的头头,调离已有10多年了,可老人谈起他,一脸慈祥,像是谈起自己的儿女。我们懂了,这就是口碑。这口碑会像世代流传草原、大漠和戈壁上歌颂英雄的蒙古长调一样深远悠长…… 年头最长的名字:15年的漠海孤守 “爱戈壁,就要在大漠上深深扎根;爱边疆,就要像骆驼在沙海中辛勤跋涉;爱人民,就要像甘泉在沃土上不停地流淌。”李斌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他也是这样做的。 1993年,李斌怀着梦想来到了阿拉善盟边防支队额济纳旗算井子边防派出所。刚到这里时,李斌满心都是荒凉,城市里万家灯火的时候,他和战友们却只能顶着狂风对着月亮发呆。 刚下派出所时,看到其他官兵风风火火地下乡办案走一线,李斌羡慕得不得了,摩拳擦掌地想一试身手。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所长要让他当猪倌儿。李斌心里不服气,所长告诉他:“革命战士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不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