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俄藏敦煌写卷Φ242号《文选》考异
俄藏敦煌写卷Φ242号《文选》考异内容摘要:俄藏敦煌写卷Φ242号《文选》唐抄注本,其作注时间大约在唐贞观末至高宗显庆年间,与李善注同时或稍早,有可能是在释道淹《文选音义》为底本基础上的抄本,并吸收萧、曹两位早期《文选》学者的知识,形成了以释义、博物、普及为主的注释体例,乃萧、曹之后《文选》注释与传授的一种重要注本。
关键词:敦煌写卷;文选佚注;传本系统;作者
中图分类号:G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2)02-0089-08
俄藏敦煌文书Φ242号《文选注》保存自束广微《补亡诗》“明明后辟”句以下、谢灵运《述祖德诗》、韦孟《讽谏》、张华《励志诗》至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驰心辇毂”句止,共185行,正文下有双行小字注。此卷虽残,却极其重要,不仅因为它作为唐抄本所独具的版本校勘意义,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既与传世注本有一定的承袭关系,又具有一定独立之特质,于传世李善注、五臣注之外别是一家。那么,同为唐代《文选》注本,写卷佚注与李善注、五臣注关系究竟如何?该注本具有怎样的特征和价值?俄孟列夫、日狩野直喜、罗国威、傅刚、范志新、许云和等学者曾有过不同角度的论述。诸家立论主要是在避讳、字形、底本、体例、文风、与传世注文异同、与颜师古的关系等方面,来判断其产生的年代以及与李善注、五臣注的关系,但结论却有着较大的分歧。俄孟列夫认为是出于公元630年到718年之间,也就是唐太宗即位和五臣注成书的时间[1]。傅刚等认为写卷佚注乃初唐注本,产生于李善、五臣注之前,并被二者所参考[2][3]。范志新、许云和等认为乃中晚唐注本,是在李善、五臣注基础上的抄撮本[4][5]。何以同样的基础文献资料,方家得出的却是如此相远的结论?笔者在将写卷佚注全文与尤袤本李善注、陈八郎本五臣注整体排列,并参考胡克家《考异》、明州本、奎章阁本、四部丛刊本六臣注以及《汉书》古注进行比对的基础上,发现如果排除传世诸本中所存在的大量增刻李善注的情况,佚注与李善注的重文实际上很少,而五臣注中同时参考佚注和李善注的材料却相对较为突出,此点无疑对于追寻写卷佚注在早期选学传播过程中的位置颇有助益。
一 写卷佚注与李善注重文比较
日本学者狩野直喜:“此书与李善注本合者十八九,与五臣注本合或与两书均不合者十一二。”[6]傅刚先生在对两本比较的基础上称“写卷与李善注基本相合,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注文大致相合,二是释典出处基本相合,三是释典出处不同,但引文基本相同。”[2]然而考之现存全部佚注与李善注、五臣注同时出注的材料共计107条,其中与尤袤本李善注部分相同(引书同、释字同或文意同)约37条左右。其余部分皆各自立言,全不相合。从整体面貌和相合比例上看,并不足以说明二者注文大致相合。况且即便是相合的条目中,情况也各有不同,需要具体分析。
从解题部分看,存《述祖德诗》、《讽谏诗》、《励志诗》、《上责躬诗并表》四首的解题,其中重文唯有《励志诗》解题:
写卷佚注:《广雅》:励,劝。此诗茂先自励劝勤学。
尤袤本李善注:《广雅》曰:励,劝也。此诗茂先曰劝勤学。
两条解题基本一致,但胡克家《考异》曰:袁本、茶陵本无善注“《广雅》曰”下十四字。考丛刊本、明州本、奎章阁本皆无此句。如果李善原本无此条,佚注参考李善注的说法也就无从谈起。相反,倒是印证了佚注早于李善注的看法,也即本句解释原出自佚注本,或者此本注文,后来在流传过程中掺入李善注。
从正文注释部分看,现存写卷(含残卷)各篇流传的情况本不同,韦孟《讽谏诗》又见《汉书·韦贤传》,为《文选》作注时已有诸多旧注可供参考,所见36条同注材料中,有18条为大体相近的重文。曹植《上责躬诗并表》(残),又见《魏志·本传》,所见13条同注中,7条引书或释词重文。张华《励志诗》,所见27条同注之中,9条为引书或意思相近的重文。束皙《补亡诗》(残),四条同注材料中只有“辑,和也”一条释字重文;谢灵运《述祖德诗》,20条同注材料中见2条引文出处及意思相合,6条释字词相合。大体时代越久远,旧注越多,重文的比例就越高。仔细分析一下这些重文,可以看出一大部分出自后世的增刻,尤其是涉及旧注的部分,如:
1.黼衣朱黻,四牡龙旗。(《讽谏诗》)
写卷佚注:颛,画斧形。两巳相背曰黻也。言驾四马,旗上画龙头。诸侯得交龙为旗。
尤袤本李善注:善曰:应劭曰:黼衣,衣上画为斧形,而白与黑为采。龙旗,旗上画龙为之。朱黻,上广一尺,下广二尺,长三尺,以皮为之,古者上公服之。《毛》诗曰:朱黻斯皇。又曰:四牡翼翼。又曰:龙旗承祀。
按:“应劭曰”乃引《汉书》师古注。《考异》曰:袁本无“应劭曰”下二十五字。明州本、奎章阁本、丛刊本同《考异》。此条李善注引颜师古《汉书》注当为后世增刻。
2.彤弓斯征,抚宁遐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