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俞学文找对路就不怕路远
俞学文找对路就不怕路远在中国,企业几乎都要经历一两次死去活来的折磨后才能修成正果,凭什么更香茶叶有限公司就能一马平川,兵不血刃?何况更香诞生之时,渠道、资金、资源堪称一穷二白,而且当时市场已列强环伺…… “更香为什么”的秘密,显然掌握在“当家掌门人”俞学文手中。
走进更香茶楼,一杯香气宜人的有机茶是向客人道的第一声问候。2001年,在北京的中国名优茶拍卖会上,100克更香有机茶王,一锤下去拍出2.7万元的惊天价。拍卖会后,面对一个个带着困惑眼神的记者,北京更香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学文不慌不忙地介绍说:“一斤有机茶王有约6.5万个芽头,需要几十人采摘,芽尖一点儿不能弄破,几千亩茶园的几十万斤茶叶中,只能炒制出100多斤。”听完俞学文董事长的娓娓叙述,好奇的采访者们方知惊天高价的深层缘由。
生存之痛
俞学文清楚的记得,高中毕业那一年也正是他艰难面对生活的开始。他养过鱼、养过鸭、种过水果,在办起养猪场的第一年冬天,十几只小猪生病了,他就跳进猪圈里搂着冻得发抖的小猪睡觉。
也就是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铸就了今天俞学文坚毅的性格和强大的精神品质。奋斗到25岁,一切可能的生意都做过的俞学文,成了谁也算不过的“人精”,也终于拥有了2000元“巨资”和一个养鱼场。此时他一有空就找书看,无论古今中外,人眼皆可读,读来皆入心。结合生活对照自身,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聪明的俞学文渐渐成了一个
更聪明的是,俞学文结合传统儒家思想为自己总结出了一套“成功5字真经”:仁、义、礼、智、勇。仁是仁慈善良,是健康包容的心态;义,是道义责任,是敢于承受勇于担当的胸襟气度;礼,是礼仪,做人的分寸和对事应有的尊重;智,是智慧、眼界和看事情要有穿透力的前瞻性;勇,是敢于挑战未来,挑战自身极限的勇气。
从此,这简单的5个字,成了俞学文一生的座右铭。
1995年,俞学文离开浙江武义奔向千里之外的北京,俞学文觉得自己很有勇气,而且他在此后发现,所谓勇气就好比肌肉一样,越练越发达。
怀揣2000元的俞学文初到北京,在马连道接手了一家不到30平米的茶叶店一一赣香茶庄。那时,俞学文每天很早起来,打点好小店的门面后,就骑上自行车出发了。他跑商场,走超市,在销售茶叶的柜台前,边看边琢磨。他终于发现,北京人爱喝茶却不注意包装,不管什么样的茶都是用包装纸打成四方包,这样即不方便储藏,又不利作为礼品馈赠。俞学文对这一发现如获至宝,他看准开发茶叶包装必将是那把开启市场的金钥匙。于是,俞学文立即做了两件事。第一,3万元卖掉老家鱼塘;第二,拿着这全部的3万元到杭州选购了一批款式新颖的茶叶包装盒,连夜用卡车运抵北京。一年下来,连俞学文自己也没有想到,销售茶叶包装盒让他赚到进京创业的“第一桶金”,80多万元收入囊中。
1997年,北京市场上茉莉花茶的销售占茶叶销售的97%。北京人爱喝茉莉花茶,但是口感好、香气足、价格合理的花茶很难见到。俞学文决定不计成本地追求产品品质,把花茶做到没有最香、只有更香。于是,他把卖包装赚的钱、朋友借的钱全部投入到提高花茶品质的研究中。半年内,市场用销量、利润回报了俞学文。40多吨优质茉莉花茶让他挣到一百多万元。就在那一年,俞学文注册资金50万元,成立了北京更香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俞学文靠吃苦耐劳跑遍京城,靠智慧礼仪与人交往,3年内将马连道的茶叶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不经意的、历史性的一步
有了“根据地”,俞学文开始将目光投向全国,凭着在“社会大学”中打拼锤炼出的洞察力,他清楚地看到社会改革的洪流,正朝着自己_探索的方向澎湃而来……
当时,全国茶叶市场供大于求,产品质量低,出口市场严重受挫。在大家开始“摸着石头过河”时,1998年11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俞学文参加了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发展中心举办的有机茶培训班。敏锐的商业嗅觉立刻让俞学文意识到机会来了!他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商机。
有机茶专家的介绍让俞学文兴奋不已。“有机茶”纯天然茶叶生产方式,种植管理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农药和杀虫剂,从加工、运输直到销售杜绝各种污染,不仅符合人们对食品安全越发迫切的要求,更符合茶叶通行国际市场的标准规则。
俞学文眼前似乎已经展现了一个火爆的市场。他做梦都在琢磨:“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现代都市人,深受环境污染之害,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消费心理非常强烈,开发绿色、健康的有机茶应该是时候了。”
俞学文毫不犹豫地开始行动了。他直奔老家,承包了武义海拔800多米的小和尚山上一块已经通过认证的有机茶园,并投资建造厂房、购置生产设备创建了更香公司第一块有机茶生产基地。1999年3月初投产,第一批由更香公司基地生产的有机茶月底即抵达北京。
当他兴致勃勃把第一车有机茶从武义基地拉到北京时,等待他的结局却是始
文档评论(0)